标签:
医疗财经 |
为增加卫生系统收入,南京市下关区卫生局给下属的社区医院下达数百万不等的医疗收入指标。有人担心此举加重医院负担,可能会导致过度检查、治疗的出现,增加病人看病成本。对此,该区卫生局解释称,此举是为了防止绩效工资改革后滋生“懒汉”,同时收入指标仅占总体考核的1%,且与医护人员个人收入无关。
虽然,我们没有看到下关区卫生局对下属社区医院总体考核的具体内容,但无论如何,即使“收入指标仅占总体考核的1%,且与医护人员个人收入无关”,医疗收入指标也会是社区医院要尽力完成的重要内容。
首先,与医护人员个人收入无关,不等于与社区医院收入无关。社区医院的收入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奖金或福利待遇就会相应提高。
此外,就算医护人员个人和社区医院的表面收入都不增加,数百万医疗收入背后的潜规则,也可能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退一步说,医疗收入指标的完成,不会给医护人员个人和社区医院带来收入,也能成为获得先进荣誉、干部升迁考核的重要依据。也可能变通为其它物质奖励。
而更大的危害在于,医院为了完成指标,就要想方设法增加收入,就有可能从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上下功夫,这样不仅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耽误病人和家属的时间,还可能产生副作用,危害健康。
再从监管层面来讲,卫生局与医院的运营与收支情况能做到公开透明、合理收费吗?医院能保证适度检查、规范治疗吗?下达医疗收入指标的压力与诱惑,很容易让正常的做法变形。
虽然,对区卫生局下达的这项指标,多家医院的领导均不肯多说。宝塔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称,根据他们去年的医疗收入,完成今年的任务指标一点压力没有。
治病救人不是生产经营,必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而下达医疗收入指标是最违背科学的做法。病人的多少,病情的轻重,要尊重现实,合理诊治。绝不能像车站抢乘客那样生拉硬拽,不能像游乐场那样随意增加项目。
而“绩效工资改革后,很多岗位的人员,不努力工作也可以拿到和此前一样的收入,为了避免滋生“懒汉”,就需要一套约束机制”的说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难道约束机制就是收入指标吗?以收入多少衡量医务人员的勤与懒,不等于是鼓励创收吗?
由此看来,南京市下关区卫生局给下属的社区医院下达数百万不等的医疗收入指标做法,是明显错误的。不仅有悖于医疗机构改革的初衷,也违背了医疗机构服务的宗旨。应该立即叫停。
此事也应当引起全国其它医疗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这绝非个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