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级英语》第三版适合自学吗?

(2012-08-21 08:34:53)

《高级英语》第三版适合自学吗?

《高级英语》第三版适合自学吗?我的回答是,“适合,非常适合。”当然,前提是你达到了相应的水平。在修订第三版时我心中装着自学者。我知道《高级英语》有许多自学者,他们自学的目的不同,有的为了自考,有的为了考研,有些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了提高英语水平,那些在工作中用英语为工具的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等等。我很尊重他们,我一直在想,如何使得这本教材对这些自强不息的自学者做到user-friendly?

读过前一篇博文“《高级英语》的课堂教学”的网友一定注意到我对课前预习的强调。为了便于预习,第三版增加了About the text和课文注释,同样的资源也利于自学。因为是自学,没有教师和同学,通过《高级英语》提高口语是比较难的,但也并非不可能。“听说读写”四大功能相互联系,但是,就像听和说的关系更密切一样,读和写的关系也更密切。我当学生时,阅读课有很多写作的练习,比如,低年级有拼写spelling,听写dictation,回答问题等。高年级有句子 翻译,paraphrase, 作文等。后来因为设了写作课,阅读和写作课程才分了家,但这不等于读写分家。鉴于自学的特殊性,我建议,自学者在学习《高级英语》时结合写作练习,读写一并提高,阅读为写作提供输入input,写作检查和巩固阅读的效果,从英语水平整体来说,写作使语言掌握更精确。坚持写作对英语的提高有明显的好处。

虽然自学者没有站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但还是有“老师”的,这就是《高级英语》的教师用书和词典,一定要准备英-英词典。学习英国人写的作品,可多用Longman或者Oxford词典,如果读美国人写的文章,最好用Webster系列词典。词典知识丰富,无所不知,而教师用书提供针对性的帮助,这些都是好老师,就看你是否勤于求教了。

当一个自学者拿到一篇课文时,应从何下手呢?以下是我的设想,仅供参考,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习方法做调整。

建议你先要读一下About the text 因为这是导读,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总体格局、主题、写作手法等。读了导读,心中多少有点数了。之后阅读课文会容易一些。一篇课文,我想最好阅读三遍。第一遍,先不忙着用教师用书。如果你达到了学习《高级英语》的水平,你应该能借助导读、生词、注释这三个工具大致读懂课文,抓到中心大意,但仍会有许多问题和不能理解之处。阅读的第一个困难可能来自词汇量的不足。如果课本提供的生词不够,你还得查词典。勤于查词典是个好习惯。不仅要查出一个词的意思,还要注意用法,读一读例句,这样能学到很多东西。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词是扩大词汇量的最佳途径,因为从 context学习生词是最有效的。读的过程中,把遇到的问题记下来。我建议把问题写在笔记本上。这个本子以后可以用来写作业。

第一遍课文等于预习,完成这一步,可以过一遍课本中Exercises Questions on the Content and Questions on Structure and Style. 带着这些问题以及你自己的问题开始读第二遍课文。这遍等于上课了。逐段阅读,每句话都要弄懂,如果有问题,要上下文多读几遍,往往可以找到答案,实在无法解决,可以求助于教师用书中的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这部分很详尽,我想它不会让你失望的。这一遍是细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攻克一个一个的难点,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读第二遍后,可以开始做练习了,练习III, IV, VParaphrase, Practice with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Translation要用笔头的形式写在笔记本里,这是你的作业,要认真对待。然后将自己的作业与教师用书里的答案对照,自己是否都做对了,有没有错误?如果有错,是语言方面的还是理解上的错误?会分析自己的错误是学习的重要部分。然后把正确的答案抄下来。笔头练习会花大量的时间,但这种努力是值得的。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掌握了课文。有些自学者读了一遍课文,觉得大概的意思知道了,就以为学过了,读懂了,其实离真正的理解相差甚远。有人问我,怎么就算把课文学透了?我觉得练习是检查你理解程度的最客观的标尺。如果要求高一些,应该把练习中的问题部分也回答一遍,这次不用写下来。默默想一遍或者自言自语就可以了。关于这部分教师用书中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为什么?原因是编者认为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因为很多问题不是关于事实,而是邀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比如说: “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text?”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往往有多个主题,或者多层次的意义,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往往 capable of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只要你的观点有事实支持,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就可以成立。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是我们的教学原则之一。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起到指导或引导的作用,自学者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但是,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对很多问题都有解释,对你回答这些问题是有帮助的。

如果你有时间,我建议在做完练习后,把课文再读一遍。这第三遍的阅读不必查生词,也不必参考教师用书,可以一口气把课文读下来。在不中断的阅读中你可以充分欣赏作品,享受阅读的乐趣。你会发现,每一遍的阅读都会给你带来新的收获和体会。

最后一个环节是READ, THINK, AND COMMENT。学习了课文后,读懂这篇短文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在没有生词表和教师用书的帮助下,请你看看自己是否能读懂此文并回答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简单的yes or no, 或者factual的,而是需要你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加工分析,得出自己的评论,因而,这一环节对于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有意义的。我建议你把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像一篇小作文,然后与教师用书提供的参考答案比较一下,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措辞肯定不会一样,但基本内容相同就很好了。

有人问,自学《高级英语》如何提高口语?坦白地说,这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高级英语》不是口语教材,目的不是提高口语能力。而且课文都是书面语言的原著,不适合用于练习口语技巧。但是,如果你想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口能力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比如,《高级英语》有录音,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挑几篇课文的录音反复地听,并选则其中精彩片段模仿录音,然后复述,反复复述直到流利为止。总的来说,我不建议自学者利用《高级英语》来提高口语,那是很难达到的目标,因为即便做了一些口语练习,也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自测。

以上只是我把自己放在一个自学者的位置上做的一些设想,没有实践过,不知是否有参考价值。自学者需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或者突破这个框框,寻找一条更好的途径。学完一课,不妨总结一下,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过于急躁,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学习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我以为,对于自学者来说,毅力和坚持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