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明与声明

(2012-08-06 11:20:45)

说明与声明

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毕业,我还遇到不少好老师,有的对我影响很大,比如三年级的英语主课老师丁往道,我已经写了博文“忆恩师丁往道”,详细记录了他如何引导我学会独立学习的。我还写过教我汉译英的水天同教授以及五年级我班的任课教师美国人史克。我也曾回忆了教授我们英美文学欣赏课的王佐良先生。虽说还有一些老师没有提到,但我写博客的目的并非记流水账,不想将所有老师一个不漏地提到,而是通过写老师勾勒出北外教学传统的轮廓。我觉得这个目的达到了。

1964年我毕业留校当了一名教师。在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我接触到更多的老师。从工作实践中以及从其他老师身上,我学到的东西比在课堂上的还要多。当我站在讲台上时,当我参与编写教材时,当我写学术论文时,我常常感到自己英语水平怎么那么差,我的知识是如何的匮乏,我的学术研究与分析能力怎么如此之低下,而我的汉语功底几乎为零。教师职业使我真正认识了自己:我在大学里分数很好,五年里的确收获很大,但我的英语仅仅打下了一个相对扎实的基础而已,压根谈不上什么造诣。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少。我深深意识到,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到现在为止,我所写的缅怀北外老教授的博文已有十二篇,他们虽然已经过世,但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精神财富。我写的“幸运的北外,幸运的我们”系列记叙了北外英语系教师的群体。我的博文都是从个人的视角回顾过去,没有书面记录为依据,一切全凭自己的记忆。众所周知,个人的记忆有时不很精确。如果我记错了某个细节,敬请诸位谅解。令我欣慰的是,凡读过我缅怀老教授文字的有关家属都对我的努力都给予肯定认同,并致以谢意。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对我讲到的事实加以纠正或对内容给予批评。许多网友阅读了我的博文。可以看出其中一些网友几乎每一篇都认真读过,并发表自己的评论或加以补充。我们之间的交流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我从心底里感谢他们的关注与支持。在我写第一篇“张汉熙与《高级英语》”时,真的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的读者,没有想到自己会一直写下去。如果没有网友们的鼓励,我想我不会坚持到今天。不过,我发现,我的记忆之库似乎挖掘得差不多了。有意思的故事大概都讲过了,再讲下去恐怕意思不大了。我想就此告一段落。以后我还会写博文,但不一定拘泥北外老师这个话题,还希望继续得到网友们的关注。

我的博文涉及真人、真事、真实姓名,博文版权所有,不得用做商业用途,不得篡改原文,不得以任何其他形式侵权。特此声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