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上北外英语系纯属偶然

(2012-03-12 10:42:26)
标签:

杂谈

考上北外英语系纯属偶然

       1959年我18岁进入北外读书,64年毕业留校任教,2003年退休,2005年搬出北外宿舍楼,在北外学习、工作、生活了46个春秋,至今魂牵梦绕着魏公村那块地方。北外塑造了我的一生。这一切都从我踏进北外的大门开始。可我考上北外英语系纯属偶然。

       我在北京女三中读的高中。那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老学校,说“老”,一是年代老,反正解放前就存在了,还有校园老,它是一座帝王庙。正殿是礼堂,在我们上学时还陈列着历代帝王的牌位。那座大殿冬暖夏凉,屋顶有数个燕子窝,开大会时,小燕子在我们头顶上盘旋歌唱,真是妙不可言。教室在东西配殿里。50年代学生中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们这些北京女孩也抱着这个“真理”不放,在数学物理化学上较劲。我也不例外,并且成绩优秀,而对文科却相当冷淡,讨厌政治课,因为太教条;不喜欢历史,因为老师教得无趣;汉语课还行,老师很棒;俄语比较喜欢,因为母亲在中学教俄语。对了,五十年代的北京中学绝大多数只教俄语,共和国成立后英语被扫地出门。高考前一个月体检,医生说我有风湿性心脏病,不能报考理工科类,也不能报农医类,只能报文科(那时大学分三类)。我一路哭着回家,在志愿表上填了第一志愿: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第二志愿就不知填什么好了。想了想,写下北京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为什么?理由是看过芭蕾舞剧“天鹅湖”,为里面的热情奔放的西班牙舞着迷。其他志愿胡乱写了几个外地大学。发榜那天早上(过去是登载在当日报纸上,自己按照学校找自己的名字,找不着就是落榜了,到我们那时已经进化到寄通知单),我边洗脸边对家人说,“一会我出去找同学玩,不在家等通知书了。”因为我自知文科成绩不如理科,没有把握,只好像杨白劳那样出去躲躲。哪知话音未落,四合院的大门洞传来一声喊:“信!王立礼的!”接过一看信封上是北京外国语学院,打开一看,内容是:“你已被北京外语学院英语系录取,非本人志愿,请回复是否服从分配。”我的父亲看了,连声叫好,“英语好,用的比西班牙语广。当年的沈崇事件,法庭上的英语翻译就是个女的。”(注:沈崇是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 19461224晚去东长安街平安电影院看电影途经东单时,被美国海军陆战队伍长皮尔逊等二人架至东单操场施行强奸。这一事件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大城市爆发了共有50万学生相继参加的抗暴活动,并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肇事者后被判刑10个月)就这样,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带着行李来到西直门,爬上北外接新生的大卡车,进入北外校园,开始了我人生重要旅程。

    唉,开场白太长了。下次的博客一定言归于正,介绍一位北外的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