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圣徒

(2007-09-01 00:56:48)
标签:

职场/励志

培养圣徒 

  最近在思考时间运用效率方面的问题,所以出差之际,将两本书塞进包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便是其中一本。(另一本是德国人写的《时间管理》。)
  以前注意到这本书提出的7个习惯,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买了这本书。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似乎也证明了这是本经典。这本书和史蒂芬·柯维的另外几本著作被一版再版,全球疯卖过亿册,而且他还将他的思想设置成了课程,在全球广泛开课。不知道柯维的思维武装过多少头脑,帮助改变他们平庸甚至失败的人生,不过,等我真正翻开书本,却发现这本书有着过于浓厚的说教味,读到一半后我便失去了认真求索的乐趣,匆匆览过后半部分。
  作者明显地体现出一个基督徒的布道姿态,散布生活新思维福音。他提出的7个习惯全方位总结了“美好人生”所应遵循的规则。规则都很好,很有道理,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但,我觉得这是本培养圣徒的书,而不是本让你怎么变酷的书。
  我不准备当圣徒。因此我忍受不了对待未来圣徒所进行的说教。
  好在这本书在讲要事第一时附了张个人日程管理表,体现出了较为务实的个人管理技巧,我准备一试,如果它是有效的个人管理工具,这本书就帮了我大忙。

  柯维总结提炼的7大习惯,也是我们生活中常常忘记的东西。
——积极主动。
  这确实是一切美好人生的基础,是生活中不多的几个真正值得遵循的真理之一。
——以终为始。含义之一是,动手做事情之前,先充分考虑它的结果,并在头脑里规划好做它的步骤。这的确是不少牛人取得成功的方法,比如最近看完的一本拿破仑传记,就让我深深感到,拿破仑是个事先做足充分准备的行动大师。
  作者还建议读者假定自己站在生命的终点上来思考: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并据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这种换位思考对于长期执迷于某种不正确生活状态的人也许有一定的猛醒作用,但我认为,它不应成为思考人生的一种方法,这种思考方式甚至会让人陷入对人生的终极迷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道理很简单,我们往往并不可能假定自己在几十年后想要怎样的生活,就算作出这种假定,它往往也给人虚幻之感,不具现实性。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并非沿某条固定轨道前进,将自己的生活固定在某条轨道上,本身就已经失去生命的多样化乐趣,生活的魅力正在于时刻在变化,我们还是保持开放性思维,寻求动态中的平衡,随时准备迎接生命中能令自己激动的事物较好。这比假装自己临死时想要怎样度过一生,有意义得多,现实操作性也强得多,也不会让人们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一根筋地坚持了毫无意义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更愿意相信:适度地对生活进行换位思考是必要的,但切不可过火,更重要的是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随时寻找令自己激动的事物,体会“活在当下”的乐趣。而在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多多以终为始,做到“未交战即已决胜”。

——要事第一。
  这是作者道出的又一真缔。不要将生命浪费在琐事和很多有紧迫性但不一定重要的事务中。我相信平庸的人生,往往都是违反了这一条规则的人生。
——双赢思维。我想这条理念没什么好争辩的。它是不会有错的常识。
——知己知彼。与上一条一样,属于不会有错的常识。
——统合综效。这个概念比较难以理解,作者的阐释是,既非站在你的立场,也非站在我的立场来思考问题,避开对立性思维的局限,从更大范围来思考问题,创造1+1=3的局面。
——不断更新。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改善,迈向新的成长的意思。

河南人的精神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