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般的总督官邸

标签:
总督官邸迎宾馆德国旅游文化旅游青岛 |
分类: 文化旅游 |
近代史上的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直到今天西方国家侵略所留下的的痕迹还是随处可见。但是时过境迁之后这些遗留下来的西式建筑却成为充满异国风情的独特风景,淡水红毛城,台南赤崁楼,上海外滩,北京东交民巷,天津五大道、意奥风情区、武汉沿江大道……,都是其中的经典。但是只以建筑来说,最精彩丰富的却是山东青岛整片的德国式建筑!
童话城堡般的建筑
屋顶的石雕北欧龙头
位于胶东半岛东南的青岛地区过去称为「胶澳」。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六年之后,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且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界条约》。从此,胶澳沦为德国殖民地,山东也划入德国势力范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时为止。
气派的大门
大厅里通往二楼的楼梯
德国占据山东之后,进行大量的调查测量、征收土地、拆迁民居等活动,1900年制定出最原始的青岛城市规划,开始大规模建筑活动。德国人完全按照欧洲市镇的建造模式,建设一座典型西方建筑理念的城市,建筑风貌深受西方建筑的影响。
大会客室,前方的小厅正好俯视德国兵营,又称为阅兵楼
种植花木的温室,中间本来是喷水池
信号山南麓的总督官邸(也称为德国总督楼,现在的迎宾馆)建于1908年,是典型的高级花园式别墅,整座建筑富华,奢侈,带有典型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堪称德式建筑的精品。
这一座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公尺,楼高三十多公尺,当时的全部建筑费用一百万马克。这座楼原本为是德国侵占青岛时期的德国总督寓所,所以被称为「总督楼」,因为整座楼房建筑大都用花岗岩砌成,所以俗称「石头楼」。
总督楼是一座石、钢、砖、木混合体的四层楼房,不对称的平面、粗重的石料、陡坡的楼顶、厚实的墙身和窄小的窗户,都显示出德国建筑的独特风格。
房间内部装璜、陈设异常豪华,高级木料地板拼成「人」字形,护墙板雕刻精细。精美的吊灯和壁灯五颜六色,室内壁炉上镶嵌有各种玉石,卧室内的墙面都用绫罗绸缎装裱,至今室内仍陈设有德国钢琴、沙发、茶几、书橱等用具。室内还设有温室,里面有养鱼的喷水池、花房及饲养鸽子和猴子的围栏,各具特色。
华丽的欧式吊灯
精美的壁灯也是当年旧物
楼东南角的大会客室也被称为「阅兵室」,从这里可以俯视建于大学路的德国兵营。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总督楼成为日本守备军司令居所,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总督楼又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官邸。1934年总督楼正式改称「迎宾馆」,许多党政要员曾先后在此下榻。如今,环绕迎宾馆修建了围墙,形成了占地二千六百多平方公尺的大庭院,开放供游客参观。
色彩鲜艳的玻璃璧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