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2009-04-13 22:17:00)
标签:

魏晋墓葬

地下画廊

砖壁画

嘉峪关

文化旅游

旅游

烤串

甘肃

分类: 文化旅游

我们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样的我们也不会知道谁是第一个烤串的人,不过烤串的历史悠久倒是毫无疑问。根据专家判断,这一块砖上涂鸦似的绘画,画的就是烤串!这幅绘画可不是今天画的,它是出自距今1600多年前,魏晋时代古墓里的一幅砖画。这么看来,烤串也该算是“国粹”,能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三叉戟在西方代表海神"波塞东"(Poseidon),在咱们这儿代表"烤串"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原来这是两人份的烤串

 

跟现在的烤串不同的是,当时的叉子比现在大多了(肉块也大多了),而且分成三叉。但是这还不是烤串最早的历史纪录,在广州发现的南越王墓里就出土了三叉与两叉的大型铁叉以及铜烤炉,烤串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广州南越王墓里发现的大型铁叉,据说是用来烤肉的

 

回过头来看看这幅砖画,它出自嘉峪关市与酒泉市交界处的“果园—新城魏晋墓葬群”。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嘉峪关市新城乡的牧羊人张书信将羊群赶到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找了一个沙丘想躺下休息一会。突然,他发现身后沙堆左侧有一个像老鼠洞但比老鼠洞大一点的洞穴。他将随身携带的鞭子杆插进洞穴内试探,却发现探不到底。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这块戈壁滩上竟然分布着1400多座古墓葬 

 

第二天一大早,张书信与同伴带着铁锨等挖掘工具,赶着羊群,向那个神秘洞穴而去;经过两天的挖掘,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足以容人爬行的通道。张书信顺着洞口爬行数米进入洞底,划亮火柴一照,眼前的情景让他目瞪口呆——这个洞底竟是用灰条砖砌成的合葬墓穴,其中有不少砖上绘有图画,所画的人、物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精彩丰富的壁画,号称地下画廊

 

不久之后,赶赴嘉峪关实地勘察的专家学者们吃惊的发现,这座古墓竟然是距今1600多年的魏晋时期墓葬;横跨酒泉市果园乡和嘉峪关市新城乡将近13平方公里的这块戈壁滩上,竟然分布着1400多座同一时期的古墓葬。更令人惊讶的是,墓室内壁灰条砖上的彩绘壁画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犁田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桑蚕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饲鹰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左下的砖画可能是卖烤串的

 

1972年至1979年之间,前后七次大规模发掘、清理,一共出土了660多幅彩绘砖壁画,笔法简练的壁画包括牧畜、农耕、兵屯、狩猎、营垒、出行、驿传、宴乐、舞蹈……等,勾勒出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状况。这些砖壁画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的珍贵资料;同时它也正好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魏晋时期的空白。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墓葬前室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墓室

 

这一批魏晋墓葬不仅保存有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砖壁画;建造方式和结构也别具一格。从外部结构看来,不仅封土紧密相邻,而且封土堆四周都有沙砾堆砌的正方形“坟圈”,这在其它地方还不多见。此外,墓葬的不仅设计完美而且建筑相当讲究。专家们认为,戈壁滩上聚集的这些墓葬应该是世家大族的家族墓葬。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墓道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墓葬大门前的挑高空间,上面是代表墓主升天的砖壁画

 

现在,除了6号墓向游客开放、7号墓专供研究、5号墓的壁画连同垒砌墓室的各种材料完整地搬迁至兰州,在甘肃省博物馆复原陈列之外,其余古墓墓道都被封堵掩埋,以便于保护。2001年,号称“地下画廊”的“果园—新城魏晋墓葬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00年前大西北的烤串

正中央砖块随意垒起来的地方就是盗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