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驾饼 PK 石头馃
标签:
石头馃烧饼朱元璋徽州徽州小吃徽州烧饼救驾饼美食文化旅游旅游 |
分类: 美食 |
吃过午饭之后原本写稿写得挺顺手的;也许是午餐吃的少了,才四点钟不争气的肚子就开始抱怨。通常我只要一饿就“食思泉涌”-满脑子全是各式各样的食物;不过今天说也奇怪,满脑子想的都是徽州烧饼跟石头馃!
徽州烧饼又称为“救驾饼”,据说当年朱元璋率领部队在安徽南部州征战,有一次吃了败仗,大军逃逸,朱元璋一路奔波又饿又累,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闻到附近农家里飘出阵阵香气,到了农舍一看,原来农妇正在烤制烧饼,她见到狼狈不堪的朱元璋,很大方的请他们一行人吃这种农村里自制的烧饼;朱元璋因为这种烧饼,才解了这次危难。后来朱元璋底定天下定都南京,还时常想起这种烧饼的滋味。
刚烤出来的徽州烧饼
徽州烧饼是皖南非常著名的风味小吃。这一种小烧饼大约十公分长。三公分厚,用梅干菜和腌肉丁作馅,经炭火烤熟之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因此也被称为蟹壳黄。
丰润酥脆,满口留香
刚出炉的徽州烧饼,不待入口就能闻到浓烈的香味,入口又酥又脆,层层剥落,馅里饱含香气四溢的腌肉油脂,与梅干菜,油酥面混合,嚼起来丰润酥脆,满口留香,让人忍不住想再吃一块!
制作这种烧饼,要用熬炼到七八成熟的菜籽油炒油酥面,与三分之二的水面合擀成多层次的面卷,再包上腌肉丁与梅干菜丁和成的馅,置在烤炉里烤熟。烤好的“徽州烧饼”可以存放一星期不变味。我在宏村拍照的时候,就在一条小巷弄里买了一大包徽州烧饼,带在背包里,既当正餐又当点心,百吃不厌!
方便游客的新包装
石头馃也是徽州传统的美食,不过这几年比较少见了。石头馃早在清代就盛名远播,是有口皆碑的美食。石头馃用猪五花肉丁和炒黄豆粉拌成馅心,用面皮包上,收口捏紧,推擀成圆饼,然后放在平锅里烙,每个饼子上压着一块石头,压石头的目的是为了传热均匀,使馅心熟透,同时逼出五花肉丁的油脂;通常饼不翻面,而是边烙边按动石头,使内部油脂渗出,一直烙到熟透即可食用。咬开后香气扑鼻,滋润味美,配汤食用更佳。馃是当地人的俗称,因为制作中用石头压住,所以称为石头馃,也叫做“黄豆肉馃”。
去年我在屯溪老街的一条巷子里发现还有一个按照古法制作石头馃的小摊子,除了传统的五花肉丁拌黄豆粉馅之外,还有白糖芝麻馅等其它口味,小小的一口平底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馃,可是邻近许多老客户都是十张,二十张的订购;足足在那儿站了一个多小时才买到一张传统口味的石头馃,不过等这一个小时确实是值得。
徽州的这两种小吃,虽然都比较油,但是石头馃馅里的黄豆面、徽州烧饼馅里的梅干菜,都是比较干的食材,不仅本身吸油,而且浸入适当的油份才能香气四溢;跟带肥的肉丁搭配得天衣无缝!
前一篇:漫谈皖南徽菜
后一篇:沙漠中的湖泊—银川印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