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世锦:绿色转型在根本上还是要换技术

(2022-05-14 22:12:00)
分类: 财经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表示,用低碳、零碳的新能源新技术取代传统的高碳能源、高碳产业的生产方式,这是至关重要的。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周六在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压力,不过,这可能会刺激和推动绿色创新。

  刘世锦指出,面对具有压力和挑战的事情,如果采取正确的目标和办法,不仅可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同时也可以为全球范围引入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能。从中国的经验来看,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转化为创新和增长的动力,有三种反应方式。

  第一种是防御型反应。他说:“传统的能源或者高碳的行业感到有压力,都在考虑将来要转型重组甚至退出。但是,在短期比如最近看到油价、钢材价格在上升,当供给安全出了问题的时候,他们感觉自己还是很有分量的,所以到底要不要退?退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所以可以称之为防御型的反应。”

  第二种是适应型反应。刘世锦指出,从这一点来看典型的是节能减排,节能永远是对的,因为节能以后减少对能源的使用,碳的排放减少了,但是如果技术不变还是排碳的。

  第三种是进取型反应。他表示,这需要积极推动创新,特别是推动绿色创新,用低碳、零碳的新能源新技术取代传统的高碳能源、高碳产业的生产方式,这是至关重要的。

  刘世锦认为,在三种反应里,最重要的是进取型反应,不仅是中国,全球都应把重心或者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个方面。

  “绿色转型在根本上还是要换技术,用低碳、零碳技术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一旦创新出现并且形成势头,会发现除了能够实现减碳之外还产生了更多的附加好处和福利。”他说。

  刘世锦表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并不会关注碳减排,大部分消费者关注的是性价比、性能、舒适度和操控感觉,后来又加上了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所以,鼓励新能源汽车最初的动因是为了减碳,但最后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大大地超过了预想。

  他同时指出,不必太过忧虑绿色发展的成本问题。虽然绿色产品在初期价格偏高,但是随着创新和竞争加剧,价格会下降。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光伏发电,过去十年里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了80%-90%,现在已经是等于甚至低于燃煤发电的成本。

  刘世锦特别提到了美国电动车制造企业特斯拉,并对外界担心的特斯拉上海工厂可能会占据国内市场,从而使有些企业失去竞争力的说法做出了回应。

  他说,国内新能源汽车有些不比特斯拉差,进来一个强的竞争对手,国内只要放开、允许竞争,中国的企业一点都不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