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心,今天,我编剧的第五部戏在厦门开机!

(2011-12-01 11:47:4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日记

    今天,我编剧的第五部电视剧在厦门正式开机了!

    本剧原名《父母大人》,现暂且改名《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本剧突破了以往的婚恋、婆媳等常见家庭伦理戏题材范畴,首次将关注点落在了“独生子女政策”和“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上,是一部题材新颖,风格独特的现代都市家庭情感伦理轻喜剧。

 

      这部电视剧以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老龄化社会”为背景,讲叙了两男两女四位80后的独生子女和他们同样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公婆间的故事。

     本戏两个家庭,一个平民家庭走生活状态戏的路子,展示一对年轻夫妇和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公婆一大家人三世同堂的家庭生活状态,其中,媳妇、婆婆以及婆婆的婆婆构成的双重婆媳公系、婆婆和娘家妈以及婆婆的婆婆和婆婆的娘家妈构成的双重婆婆与娘家妈关系是主要看点;

     另一个富豪家庭走情节戏的路子,讲叙一对大学室友、同龄闺蜜反目成仇,但多年后却又都因为分别嫁给了一对富豪父子而成为“婆媳”的故事,其中,两个求财女子同时嫁进豪门展开婆媳大战是主要看点。

    

   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之后,中国人口的倒金字塔结构已开始成形,中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三世同堂乃至四世同堂成为常见的社会形态,据专家统计,一对独生子女夫妇的父母如果也都是独生子女,则这对夫妇面临赡养12位老人(双方父母、双方爷爷奶奶、双方外公外婆)的窘境。

     相对于房子,多角恋,婆媳等话题,本剧中反映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甚至“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等老人问题,具备更广泛的普通性:每个人不一定会结婚,不一定会多角恋,也不一定会购买房子,但一定都会有父母,都会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这样的社会话题也具备更尖锐的不可调和性:房子,多角恋,婆媳,这些问题都是“有解”的,房子可以不买,多角恋和婆媳问题可以通过情感、法律等途径调解,但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却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责任,其中的许多矛盾是根本“无解”的。而“无解”的社会矛盾更具备话题性和关注度,所以本剧具备吸引电视主流观众、老中青通吃的特质。

      

       本剧虽然反映的是人人都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生活状态,其中不乏许多沉重压抑的社会问题元素,但本剧采用的是“轻喜剧”的方式,着重突出的是生活中的健康阳光面——“生活情趣”与“生活智慧”:

       众多老人与年轻人之间、老人们彼此之间,虽然因为性格、年龄、文化背景、生活遭遇等不同,存在严重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差异,因而导致矛盾冲突不断,但大家在承担由此带来的生活压力时,也必然会同步享受着由此带来的生活乐趣;

      本剧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着这些“生活冲突”中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智慧”展开,深入浅出地论证了什么是“家有一老当有一宝”、“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以及“家和万事兴”等老话。

     剧中老人们的形象也突破了以往都市家庭情感伦理剧中常见的偏执、呆板、僵化、守旧、狭隘、愚昧等负面框架,展示出老人特有的乐观、通透、豁达、坚韧与智慧,能让中老年观众从中找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认同,也能启发年轻人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理解、关爱我们的老人。

 

     此前写过四部电视剧了,《国色天香》、《大丫鬟》、《北京爱情故事》、《铁血丹心》,都是悲剧。这次是我第一次尝试写喜剧,自春节过后,我的精力全都投入在创作这部电视剧上了。

      好在一切顺利,只是一头青丝又白了好许,凋落了好许~

   

     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把琐碎的生活状态戏和激烈的情节戏交织融合在一起,目前感觉基本达到了我这个完美主义者最初的设想与要求,算是给自己的2011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对以下人士或单位心怀感恩:

    

     感谢资方对我的信任!在我没有大纲的情况下,仅凭我的前三集剧本和我口述的对本剧的构思,就果断地与我签约,并且采取的是每出五集剧本就马上付我全款的合作方式,让我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感谢某卫视的提前介入!作为公认的都市戏的最佳卫视播出平台,提前介入本剧的创作与制作,给我增添了更大的创作动力!

     感谢丁黑导演的信任、支持与全身心投入!丁导与我一直沟通顺畅,合作默契,且详细认真的案头工作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一位好导演的职业素养,也让我对本剧的制作充满信心和期待!

     感谢李晓明老师的指点!虽然两次见面都只不过匆匆的两三个小时,但您娴熟的编剧技巧、敏捷的编剧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您的两次评点对我帮助很大!

     感谢熊郁老师的帮助!是您给了我本剧最早的灵感来源!您的才华和对事业的激情令我十分倾倒!

     感谢黄晖、桂梅与夏非约三位业界人士的帮助!在我构思本剧的初期,对我的创作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尤其是黄晖,更是我08年从记者转行当编剧,无私教授我许多编剧技巧的启蒙老师之一!

     感谢我们编剧梦工厂群的黄健、顾奕、柳絮等同行,在我创作初期,你们热情地参与我给剧中人物取名的工作,帮我人剧中男女一号取的名,我会一直记得我们在一起共同讨论主角名字的那一天:2011年4月19日!以后你们在创作中若有需我协助之处,定当义不容辞!

     感谢所有陪伴我、支持我创作的亲人和朋友!你们的鼓励和爱护,是我保持长久的创作动力和创作激情的源泉!

      我会继续再接再励,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和大家共享!12月5日晚8点,我也会在我转行做编剧时的成长摇篮“编剧梦工厂QQ群”中与各位帮助过我的同行们一起交流讨论本剧的创作,大家互相学习,共同努力!

 

      我爱这份职业,我爱这样的生活!

      今年来,是我有生以来少有的全年都快乐无比的一年!

      感谢命运让我拥有如此多美好的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