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正借《国色天香》调戏了武汉一众记者

(2010-10-25 12:09:54)
标签:

杂谈

     仔细看了一下,今天武汉的省市媒体包括武汉晨报、武汉晚报、楚天金报,都大肆报道了《国色天香》以及《大丫鬟》的冒牌编剧于正,吹嘘于正编剧的戏如何好看如果高收视率,却不知于正是个李鬼~

     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发一些红包,就可以让诸多媒体集体造假,这和卖淫嫖娼有何本质区别?这真是我们国内新闻界的耻辱和悲哀!

     回首我这35年的人生路,遭遇这样的赤裸裸地被劫掠和被侮辱,这并不是第一次了。命运仿佛一直在捉弄我,我总是“生不逢时”——

    我从14岁就开始搞创作,至16岁时就完成了72万余字的长篇武侠小说《潇潇雨飞花溅泪》和一部11万字的校园青春小说《流星缘》,搁在今天,大约也值得媒体炒作一番,也许我就会是一个女版韩寒,但可惜我生“早”了点,当时的时代环境并不适宜我这样“另类”的女孩:四川文艺出版社的责编、著名作家林文洵先生认为已达出版水平,但怕担上“支持中学生不务正业”的名~

      林先生将我介绍给出版商。而出版商却说,小说可出,但我没有名气,只愿出3万元买断我的署名权,然后冒充古龙或卧龙生的作品出版。心高气傲的我拒绝了,尽管那时的3万元堪称巨款。

     受这样的打击,又高考落榜,我患上严重心理障碍,十余年不看文学作品不写文学作品,20岁时阴差阳借入了成都商报当记者,从事深度调查报道。2003年,我因报道警察抓走吸毒单亲妈妈、活活饿死3岁幼女的“李思怡事件”,被有关部门封杀,我悲愤之中将报道实名发上互联网并留下我的手机号码-----

    此事轰动全国,并引来全世界多国媒体的关注,当事警察被立案审查后终被判刑,成都市公安局长、金堂县公安局长因此下课。此事成为网友评选的“2003年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新闻事件”中的第三件,第一件是非典,第二件是孙志刚案件——而我付出的代价却是被作为“媒体的害群之马”被调离记者岗位。

     犹记得报道刚发上网时,有同行担心我的命运,我说“宁愿身死不愿心死”;犹记得当有关部门监控到我发上网的报道,马上赶到报社找我,领导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我就是要发,哪怕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要发!”

     感谢那两年我人生中最黑暗也最有意义的时光,我也由此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顿悟一次质变的成长。

     其实,人要坚持正义,坚持信念,真的很难。要换一份工作容易,要活下去容易,可是要活得心安很难。我不是什么英雄,我也不想做英雄,我只想活个心安,活个问心无愧问心无悔问心无憾!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媒体同行人,就这么没有脊梁呢?《大丫鬟》和《国色天香》的编剧报道错了只是小事一桩,我也可以在博客上吐吐槽后就置之脑后,可是可以为了几百元的红包而集体造假,这里面凸显的媒体职业道德的集体沦丧是多么可怕!——不要说我凭什么质疑你们拿了红包,作为一个在从事了13年新闻职业的老记者,你们那所谓的新闻报道一看就知道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而事实上,坚持信念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正因为不让我当记者了,为了生计,我才会克服十几年的心理障碍,重拾已搁下十几年的笔创作小说,才会在短短23天内创作出19万字的都市悬疑小说《最后一页》,这篇小说红了,才会让我压在箱底十四年的处女作《潇潇雨飞花溅泪》(《流星缘》手稿已因多次搬家不知散失何处)得以出版、终见天日,也才会让我再创作出引起影视制作公司关注的《如是我闻之挣扎》,而最终让我放弃了曾经心爱的新闻事业,转行做了编剧~

      人生啊,真的很像一个圆,有时转了一大圈,却发现不过是在原点兜兜转转,寻寻觅觅~

      在13年的记者时光里,早年我也曾参加过一些新闻发布会,也曾领过红包,当然也都按报社的要求如数上缴了。可我从来没有昧着良心写过一个字,没有厚着脸皮甚至折下腰来写过一个字。

       曾经被我视为崇高无比的“铁肩担道义”的信仰,在我的若干同行眼中居然变得分文不值!这对我的打击,早已超过于正这种无耻小人带给我的不快——是的,于正对我构不成伤害,最多是一些不快,因为不过是些名利之事,可以激发我一时的情绪,却不会过我的心,过了也就罢了,真和他一般见识,倒是自轻自贱了——但如此换了一个角色换了一个角度来切身感受中国新闻媒体的集体堕落,却真的让我感觉到了寒冷和疼痛~

       已经不想再和这些记者较真了,他们不是什么“不党不私不盲不卖”的新闻记者,而不过是一帮靠在媒体平台发稿赚钱的普通人,是的,他们只是普通人,当新闻已经不再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而只是一个成色较好些的饭碗的时候,他们已经不配再称记者!

       多么怀念那些曾经的岁月,和南都,南周,新京报的同志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

       呵呵,我不过是个新闻战线的逃兵,其实也并无资格去评点他人。而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肮脏污秽的圈子,我就该坦然面对里面的所有浊流~

       于正和伪记者们,请继续你们的交易吧,阿门!

       好吧,吐完槽了,心情平静了,下午继续埋头创作~

 

附我那些所谓的新闻同行们的所谓的新闻报道,怕被铜臭熏者请捏鼻绕道:

      

《国色天香》登陆湖北荧屏 如何成就于正风格

2010年10月25日10:13汉网-武汉晨报陈馨我要评论(0)
字号:T|T

于正:莫再喊我“于大妈”!

为何偏爱女人心思?

男人看女人才客观!

如何成就于正风格?

电影镜头真实道具!反对取消编剧大奖?

奖项不能衡量价值!

《美人心计》、《欢喜婆婆俏媳妇》、《贤妻良母》、《大丫鬟》……从编剧转型做制片,于正最爱的还是那些女人戏。明晚19:30,《国色天香》首登湖北台综合频道,昨日记者电话采访制片人、编剧于正。对于网友戏称自己是“于大妈”,金牌编剧于正烦了,“这个,我特别不能接受!”

 

推荐 新生谨防三种骗局
http://mat1.gtimg.com/hb/health/1010/111/1025.gif http://img1.gtimg.com/hb/pics/hv1/254/165/649/42243554.jpg
10分钟使你拥有完美胸型 楚宝贝第三季

 

不管是《美人心计》、还是《国色天香》,但凡打上“于正”的LOGO,总少不了对女人心思的细腻描写。于正说,“我连续自学了四五年的心理学,有很多感触,很容易带入作品。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男人看女人,总会更清楚、更客观,也会更真实”。于正坦言,时下电视剧市场仍是男人戏的天下,才会独辟蹊径关注女人戏。

如何成就于正风格?

电影镜头真实道具!

除了女人心思细腻,画面精致唯美,也是于正的另一种风格。“这是我刻意追求的,中国电视剧粗制滥造的太多了,我常常想,为什么日剧、韩剧、港剧那么红火,中国电视剧就是走不出国门咧?”

为此,于正专门远赴国外考察,如果论讲故事,没有一个国家能比中国做得更加极致;但论画面、造型、美术的有差距。拍摄《国色天香》,于正头一回使用变焦电影镜头来拍,此前仅在拍摄《人间正道是沧桑》时使用过。拍摄用的道具也都是货真价实,“何赛飞头上的饰物,全是国外的古董,虽然成本高,但效果好,以后在其他剧中还可以用,值了”。

反对取消编剧大奖?

奖项不能衡量价值!

前不久刚结束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因取消编剧奖受到业内质疑。号称“金牌编剧”的于正对此看得挺开,“电视剧说到底是编剧的艺术,但所谓奖不奖,并不是衡量好编剧的最大价值。就我而言,我追求的是社会反响、是收视率。奉劝所有编剧,也不要把得奖看为衡量价值的指标”。

拍了太多女人戏,有网友也戏称于正为“于大妈”,原以为于正也能看透,没想他认真起来,“我特别不能接受,写作是件寂寞的事,所以我跟网友互动得比较多。我身边的朋友听到这个称呼,都很不开心。其实我在生活中是个特别干脆的人,我的戏都是节奏超快的,绝不婆婆妈妈”。

 

《国色天香》湖北将播 于正无法接受“于大妈”

楚天金报讯 记者任宝华报道:在业内以女人戏见长的金牌编剧于正,由其担纲编剧或参与制作的《美人心计》、《大丫鬟》等等,也屡屡在荧屏上赢得高收视。明晚起,由其编剧的又一部女人戏《国色天香》将登陆湖北电视台19::30四集连播。一名男编剧如此孜孜不倦制作女人戏,以至于网友将其称为“于大妈”,昨日,在接受本埠媒体电话群访时,他坚决表示“很不能接受”这个称呼:“生活中的我其实很干脆,一点也不婆婆妈妈。”
  “于大妈”生活中其实很干脆
  “中国的观众大部分都是女性观众,但男人戏实在太多了,所以我选择不一样的市场”,于正表示:“我是学心理学的,而且我站在异性的角度看女性会更加真实和客观。”
  因为制作了太多经典女人戏,面对网友们对其“于大妈”的称呼,于正表示“很不能接受”,“创作本来就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我会和网友们有很多的互动,看到大家这样的称呼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有很多人关注我。生活中的我其实很干脆,一点也不婆婆妈妈,我的剧也是节奏超快的。”
  演员片酬高是市场趋势
  《国色天香》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在家家户户以擅炼香闻名于世的“百花岭”上,清末绝代佳人“苏红玉”研制香水的传奇一生与爱情绝唱的励志爱情故事。著名演员、投资人任泉担当出品人,叶璇、潘虹、刘恺威、何赛飞等主演。
  对眼下议论纷纷的演员高片酬,于正表示切身感受到了这一趋势,“但这是市场经济,没法儿压啊”,他同时表示:“我的剧中,演员片酬只占到三分之一的费用,凡是拍我的戏的都是人品特别好的演员,很多会将片酬降到行价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来拍。”
  对于此剧中的女一号叶璇,于正评价道:“她是一个比较强势的女演员,一切都要以她的表演为中心”,随后记者就此电话采访叶璇时,她认为这是于正对她的褒奖,“我在表演时的确会形成自己的气场。”

 

《国色天香》待播 本报专访编剧于正

本报讯(记者 刘畅)由任泉工作室投资二千万元、金牌编剧于正携手叶璇联袂打造的年代悬疑剧《国色天香》将于10月26日在湖北电视台播出。该剧集合了叶璇、潘虹、何赛飞、刘恺威、何晟铭、马雅舒等明星出演。
  
  《国色天香》讲述了清末时期因为一瓶香水引发苏、宫、香三家的仇恨,此外叶璇还将在剧中一人饰演两个外貌一样但身世迥异的女子,和两位男主演刘恺威、何晟铭展开复杂凄迷的三角恋。据该剧金牌制作人于正介绍,《国色天香》以“香水”谈情,是一部“带着嗅觉的魔幻大戏”。
  
  播出:
  
  湖北电视台10月26日19:30
  
  编剧于正的作品《最后的格格》、《胭脂雪》、《锁清秋》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一个男编剧,创作出的成功剧集却都是些纯女人戏。谈到自己创作出的大量女人戏时,于正说:“有时候站在男人的角度看女人,往往会比女人自己看的更加客观、真实。”国内一线的演员拍戏,片酬一集拿十几万到三十万的都大有人在。于正对此很无奈:“如果是我做的剧,我一定不赞成演员的片酬占到总制作费的一半。”于正说他在找演员之前都会约法三章,一不能迟到早退,二不许随便请假,而片酬更是压到尽量低。他现在都和范冰冰、叶璇、安以轩等大牌明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当初他们来演戏时,片酬只拿了市场价的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