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1月12日明目张胆帮朋友推广淘宝店。

(2016-01-12 18:44:48)
标签:

杂谈

http://ww1/large/594ad183jw1ezwwhbu0i3j20qe0go0ts.jpg 中国现在流行柴烧,风气源于台湾,可是这种柴烧,并非中国本土生根的产物,反倒是舶来品。很多现在流行的柴烧,就是自己垒一小窑,做些仿日仿台的造型,找些柴火来烧制,缺乏把桩师傅的监督,也缺乏装窑师傅的照管,不过也算是进入了瓷器的东亚交流系统,可是,距离我以为的真的柴烧,还是有距离。

我之理解柴烧,第一,在于窑的标准;第二,在于心境。

在没有煤气窑和电窑的时候,柴窑是中国唯一的窑,既烧制各种精美的宫廷瓷器,也烧制各种民间的朴素茶碗,在那个时代,柴窑并非一种分类,可是在电烧普及后,逐渐柴烧跳出来成为主角,按照一般的说法,就是说柴烧的器物,更温润,没有贼光,可是,走访了很多瓷器制造者,以及茶具专家,我发现,并非如此。也许传统的柴窑烧出的器物,照旧很光鲜耀眼,而很多电窑的器物,也有温润的光芒。

所以,仅仅拿柴烧来说事儿,并不得体。所谓柴烧,需要从开头开始,每一个环节,都尊重传统,都重视手工精神,包括取泥,手拉胚,利胚,上釉,烧窑,一点都不马虎,最后的诚品,有很强的手工感,并且充满了艺术家或者老工匠的个人气质,这种烧成品,才有价值,不是仅仅最后一道用柴烧出来,就可以滥竽充数了。

老的柴烧窑,并不简陋,经历了多年的整修和使用,拥有者已经了解了窑的结构,包括成品的成功率,烧成的东西,自然带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这是其一。http://ww2/large/594ad183jw1ezwwhv48emj20dw0dwq34.jpg 

其二,所谓柴烧的掌控者,应该极其热爱陶瓷,热爱自然,才会在现代气窑已经普及的情况下,奋力选择了古老的方式来制作,所以很多柴烧爱好者,会选择深山居住,一是获取柴薪方便,二是所有原料,取之于自然,比如陶土,就是山里的堆积,比如草木灰,自然成釉,再比如建窑的砖头,也都来自邻居家的工厂,总之一草一木,取之于自然,并不特别矫情。

我喜欢这样的柴烧者。

韩国陶艺家金昌郁的作品,使我知道了什么叫柴烧。他住在山里多年,离开最近的小城,需要2个小时的车程,什么都取自于周围,土,木,金,火和水,暗合五行之道,出来这些简的陶瓷制品,最让人喜欢的,是他的话,这些瓷器,来之于自然,最后破碎了,再回到自然去,这就是他们的好归宿。

景德镇有些青年艺术家,也在做这样的作品,期待尽快看到。

淘宝店链接

https://shop130414831.taobao.com/?spm=a230r.7195193.1997079397.2.02Jxk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