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今年14岁,跟随一国内知名老师学习古琴5年,在和老师学习一年时间左右老师建议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在此期间我正在北京进修由他父亲管理,在临近考试时老师又说暂时不考了,他爸爸没有听老师的建议让孩子去试试,结果没有考上,继续学习,现在和老师学习古琴5年了,从去年暑假开始我觉得孩子不太愿意练琴了,开学后对学习也不如从前上心了,因为练琴的事,父母经常和他闹得不愉快,本来不打算让他学了,可他自己又舍不得,现在是进退两难,他很难伺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希望您能帮帮我,谢谢
回复:
你好
14岁的男孩处于青春期,比较敏感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追求独立和认同的愿望。青春期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完成两个认同。一个是自我认同。我觉得我是不错的。另外一种是他人认同。父母、朋友都觉得我不错。这样就让孩子培养出很好的自我效能感,就是自己有信心,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另外,这段年龄的孩子由于生理的变化,情绪也会容易走极端。让父母感觉到他的不成熟,不稳定,会激发父母的不放心和不信任。所以,作为父母,尤其是父亲更要给孩子接纳,赞美、鼓励和认同。父亲的接纳,是决定了孩子以后的性格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父亲代表着权威,如果和父亲关系不好的孩子,以后在人际关系处理上,要么与单位的上司挑战,叫板,不服从;要么回避退缩,不合群。父母的包容和鼓励,才能让孩子有稳定的情绪,然后建立自己对自己的信心,有比较好的面对挫折和抗压的能力。
学不学古琴,只是事物的表面,从内涵来说,要从学古琴这件事上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家长培养孩子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独立、负责任、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人生。
家长如何让孩子能够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不是通过说教,比如说,你要好好学习啊,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哪,你要坚持等等。这些话,虽然,都有道理,但是对于一个青春期的男生来说,父母的话,越有道理,他越听不进去,因为,你站在权威的,对的立场上压制他,他没有办法反抗,但从内心里来说,他不愿意让自己退到一个墙角,逼着自己承认自己不对。所以,他一定会从心底里排斥父母的意见,哪怕是正确的意见。因为每个人的本能是自我保护,不愿意自己受到伤害,不愿意被迫承认自己是错的。即使他能意识到自己不对,但是,别人说他,依然会令他受伤。
所以,请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他。他可以选择继续学习,也可以选择不学习。做父母的能给他的就是情绪上的支持。可以对他说,孩子,你长大了,你可以为你的事情做决定。我尊重你,信任你,支持你的任何决定。
当父母不再给他压力,只给他信任和支持的时候,他的自我的力量就会涌现出来,他就学会对自己负责。
但这个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需要时间。因为做父母的惯性会让父母继续操心孩子,孩子也会做一些让父母不放心的事情,来挑战父母。这是以往互动的模式造成的。所以,当我们认为,我们以往的方法不再有效的时候,那就需要放下我们的固执,做一些调整和改变。父母首先让自己不再焦虑,才能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和信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