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去了一趟大庆,参加油田发现50年纪念活动。 回来继续整理去玉树的照片和文字。今天贴上当地一所小学的照片,很感人的。
两个人的学校
石窟小学,右侧的新房如今是教室,机场指挥部捐建的。旗杆也是机场捐建的。
离开玉树那天刚好是教师节,我们专程去看望了巴塘乡的拉吾尕村小学。这所小学当地人称之为石窟小学——因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教学就在山上的一个石窟里而得名。

两个孩子读一本书
我和马则、伊羊老师

马则和伊羊老师的家

一年级教室
这座在巴塘草原深处的学校在去年以前一直就两个老师:汉族青年马则和藏族青年伊羊,他们毕业于西北民院,是一对夫妻。两个人教了六十多个藏族孩子。
伊羊老师告诉我,这些牧区的孩子们上学很辛苦,离学校最远的孩子,路上来回要走四个小时,要翻阅4000多米的高山,还要趟过冰冷的扎曲河。
草原上的扎曲河上一直没有桥,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男老师马则前些年每天要到河边背孩子们过河。
后来玉树修机场,建设指挥部的人看到学校的艰苦条件,以及感动于两位扎根草原的老师的奉献精神,自发地为学校捐款,并于去年盖起了一排平房,还捐献了桌椅,并在扎曲河上建了简易的桥,因此学校的条件有所改善。
由于条件改善,如今学生人数有所扩大。而且今年还来了三个志愿者老师。如今,学校共有不到一百名学生和五名老师。
住校学生的一间宿舍,这间土房子里住了8名学生。这张床要睡好几个孩子

孩子们的图画课本
尽管如此,学校的条件依然非常艰苦,一些家太远的孩子们的住宿条件艰苦的让我们这些城里人感到震撼。两张所谓的“床”上,挤了八个孩子。
伊羊老师告诉我,目前他们最缺的就是孩子们用的文具和书本,因为地处偏远,他们进城买一次不容易。
如果有哪位读者愿意帮助他们,地址如下:青海省玉树县巴塘乡拉吾尕村小学,伊羊老师收
邮编:8150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