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定主意不谈政治,但看了关于今年审计报告的消息还是忍不住,所谓不吐不快。故写下此文,破个例。
李金华和不丹国王
李金华是前审计署署长,他上任后刮起了审计风暴,公开点名批评政府权力部门,让民众看到了审计的威力。可今年,李署长退位了,于是审计风暴变成了审计毛毛雨,过去张三李四的点名,今年的审计公报却换成了谁也不得罪的“个别地方”、“有的部门”。于是有媒体称,审计这条国库的“看门狗”,牙齿终于被拔掉了。
前一段看电视,说南亚小国不丹的国王要主动推行民主制度。大凡王权让位于民主,多是人心失尽后的无奈之举,就像尼泊尔国王,是要被赶着才愿意出宫的。而据电视里讲,不丹的国王非常受人民爱戴,绝大多数人希望保留王权。
这位国王说服臣民接受民主制度的话很深刻,也很感人:“我可以保证自己当一个爱民的好国王,但是我没有能力保证以后的所有国王中不出现暴君。所以只有民主才是可靠的。”
由此想到李金华、想到审计报告。如果我们不在制度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而总是寄希望于出现李署长这样的铁面人物,看来也同样是靠不住的。
不是吗?李金华的椅子还没有凉透,审计风暴就退化为毛毛雨。可见,李金华再铁面无私,那也只能管他那一任,同那位年轻的不丹国王一样,对后来者,他们都无能为力。
所以,如果中国无法从人治真正过渡到法制,类似审计报告这样的“回头路”,一定少不了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