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之――艾丰先生二三事(2)

(2007-05-16 14:03:18)
 

    1995年,艾丰先生想调我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对于喜欢文字、喜欢新闻工作的人,能到人民日报工作是梦寐以求的事情,我自然也是求之不得。

    先生调我进人民日报费了很大力气和周折,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我的调动是当年7月份开始的,过了一两个月,还没有消息。这天我到他办公室,他见到我批头就问:“你怎么还不来报到上班呀?”我说:“没人通知我呀。我还正想问问您是怎么回事呢。”先生也觉得奇怪:“不会呀,部里早给人事局打报告了,他们怎么办的这么慢呢?”说着话,先生拨了人事局的电话。

    “我是艾丰,我要调的人怎么还没有办手续呢?”先生以他特有的直率开门见山地问对方。那边明显在解释什么。过了一会,先生说:“没有其他变通的办法吗?”对方又说了些什么。“好,我知道了。”先生挂了电话对我说:“事情难办了,你这事要黄。”

    我心里嗝噔一下,立刻紧张起来。先生说:“你居然不是党员?”我说:“不是,您也没有问过呀。”“现在麻烦了,从“六四”以后,进报社必须是党员,没想到你的调动会在这个问题上出岔子。”

    我的心情马上一落千丈,人变得非常沮丧。如果没这事儿也就算了,现在把胃口吊了起来,好像不能进人民日报天都要塌了似的。

    先生看出我的情绪变化,并没有直接安慰我。“你知道为什么天底下成功的人少吗?”先生换了个话题。我茫然。

    先生接着给我上课。“你注意一下身边的人,大约只有10%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其余多是昏昏噩噩地过了一辈子。但是,在这10%的人当中,真正能想办法去实现目标的大约又只有10%,其余的人即便有目标,因为不去努力找办法,目标沦为梦想。而在这10%的人当中,真正能够做到有耐心,能不屈不挠地坚定信念,坚持下去的又只有10%。多数人虽然有目标,人也聪明,也能找到方法,但就是缺了耐心和恒心,一有挫折就放弃,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所以芸芸众生,真正能成功的人凤毛麟角。”  

    先生话锋一转:“我知道你想来人民日报,但是这个目标不能是你人生的全部目标,而只能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手段。能来最好,来不了你也失去不了什么,你还是你呀。受到这么一点挫折就情绪低落下去,你成得了大事吗?”

    接着,先生讲到了自己:“你看我,从1986年就是副总编人选,每次换届都被考察,都给你一个巨大希望,但最后提拔的都是别人。如果我像你一样沉不住气,或意志消沉,我还能工作吗?”

    最后先生对我说:“就当没这个机会,你原来怎么活的还怎么活。来不了人民日报也不会死人,人生的路还长,以后机会有的是。”

    从先生那里出来,我认为调动没戏了。虽然经过先生的开导,但说实话,依然觉得命运弄人,心情很沮丧。

    一天夜里大约12点,我突然接到先生的电话:“你写过入党申请书没有?”我一下被问楞了。“如果是入党积极分子,你的调动就好办了。”事情一下子峰回路转,我的调动就这样又起死回生。

    原来,虽然先生当时没有对我做任何许诺,但是,他尽了他所能及的最大力量帮我,甚至找到了报社的最高领导,非要把我做为业务骨干,破例调进来。

    1995年10月,我正式到人民日报报到。可惜的是,我到先生身边工作半年后,他却调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了。

    帮朋友有很多帮法,顺水的忙,一般大家会帮。而费力费事的忙,不少人就做不到。比如上面一篇文章说过的张律师帮我排队的忙,对多数人来讲都不容易。而不仅费事费力,甚至对自己还有负面影响的忙,绝大多数人都难做到。而先生帮我,就属于这最后一种。

    我和先生,非亲非故,那时侯认识还不到三年,他老人家能那样不遗余力,不顾后果,不惧闲话而且不图任何回报地帮助我,这种忙一般朋友绝对难做到。

    的确,艾丰先生帮我没有图任何回报。这些年来,因为先生对我的教诲和巨大帮助,我对他的恩德时刻铭记在心,也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而先生却对我这种很自然的行为和心情感到不安,甚至认为并没有帮到我什么。先生的境界恐怕正是老子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