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罐奶粉可追溯  飞鹤乳业践行透明难能可贵

(2012-01-19 17:38:12)
标签:

财经

 

每罐奶粉可追溯  飞鹤乳品生产践行透明难能可贵

 张志伟

     近日,飞鹤乳业宣布了一个令业内震惊不小的举措,消费者可借助IT手段,通过其全产业链产品追溯系统,可查出每一罐奶粉的奶源、产自哪头奶牛,甚至可追溯出奶牛吃的是哪批饲料,可以查看饲料的种植情况。

    对于习惯于讳莫如深,问题不断的乳品行业来说,这种做法意义非同小可,这意味着产品质量全透明,笔者认为,这背后其实是一种负责的精神,担当的精神,难能可贵。

    产品质量问题的“脱颖而出”不外乎源于几个方面,企业对存在的问题一瞥而过、顾左右而言他、视疮痍如夏花,百般呵护。这些慢慢发酵的问题不被疗治,一旦爆发,轻则使企业之元气大伤,重则退出市场,一败涂地。

    这些弊病在乳业行业中表现的似乎尤为“卓越”。三鹿氰胺事件暴露出了行业不以为然的一贯做法,是视疮痍如夏花的别类,名声赫赫的三鹿奶粉很短时间内因之分崩离析,蒙牛和伊利等名牌乳企也因之重度灼伤。在股市相对红火的2008年,伊利股份的股价却逆势一度从30多元快速跌至6元多,年度巨亏16亿元,已经到了生死的边缘,蒙牛也深陷危局,无奈大比例转让股份保命。

   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拒绝类似三鹿氰胺事件的再次发生,生产透明是必要之策,有众多眼睛的盯防,对企业质量的漠视必将减少,问题产品自然也就“脱颖”的少了。

   但令人遗憾的是,某些企业是不屑于做这些的。

   国际鼎鼎大名,被国内不少消费者宠爱的雀巢奶粉是不屑于做这些的。

   去年8月,证券日报记者曾深度调查报道,雀巢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进入国内发展多年,其奶源建设远远落后于国内企业,并且还存在着奶农手工挤奶的“手工作坊”,在管理中也存在理不清的问题,譬如克扣奶农、压低奶价。这些问题如果能够通过产品追溯发现某些端倪,消费者的耳聪目明就会来的早点,盲目崇拜自然就较容易演化为理性消费。

     急迫需要敞开大门的也不仅仅只有雀巢,蒙牛也应位居前列。去年12月蒙牛产出“问题奶”,蒙牛乳眉山公司纯牛奶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媒体报道称蒙牛牧场无驻站员,无检测记录。三鹿氰胺事件对行业的伤害尚未消遁,“毒牛奶”事件再度让消费者震惊,蒙牛产品质量管理儿戏到何种程度。

   “问题奶”已发生了近一个月了,事件正在被淡忘,然而,蒙牛仍欠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值得信赖的解释,早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蒙牛曾几度主动邀请媒体团对其生产过程和奶源基地参观,考察其安全生产状况,予以监督,如今,再度爆发质量问题,蒙牛却难见到大门洞开了。

    蒙牛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产品可追溯呢?遥遥无期,也许是最好的假定。

    飞鹤乳业,是一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企业愿景听起来似乎不那么洪亮、高亢,“一贯好奶粉”是企业1962年始建之后的秉持和践行。做到“一贯”和“好”其实非常不容易,这需要涉及到优质的奶源,生产过程中的高质量把关,这些都意味着高投入。奶源是企业的生命线,据报道,飞鹤乳业的克东原生态牧场总投资就达7.9亿元。

    在众多乳企挣扎在三鹿氰胺危机中时,飞鹤乳业与三鹿氰胺不沾边,一枝独秀,在众多乳企追求“短平快”,企业生产讳莫如深,飞鹤却在倾力打造牧场,打开窗子说亮话,实现全面透明化,这确实值得乳品企业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