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经济邵亦波鲍佳欣易趣淘宝马云ebayit |
《知识经济》
2003年的6月,邵亦波很忙,为了陪伴身怀六甲的妻子,他很早就离开了公司,飞抵美国居所。“大头神童”邵亦波和其妻“英文小魔女”鲍佳欣的后代即将出生,这让关心易趣的人产生了一些期待。
此时,邵在体验即将身为人父快乐的同时,心里无比沉重。这一切都源于他自己亲手创办起来的易趣股权被转让,如今美国eBay公司已100%控股易趣。
邵亦波是易趣的创始人,在他心目中,易趣也是他的“孩子”。可如今,却要被一个“养父”收留,邵言谈之中,隐藏几丝诡秘……
邵亦波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易趣像一个要毕业的大学生,世界观已经形成了,而且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谈起未来,邵有些“少年轻狂”:“回到祖国,我们受的教育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10年后,全球500强应该有100家属于中国,我们占据了有利位置,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一家企业的老总。”
如今易趣100%股份被转让,曾以“大头神童”享誉整个大上海的邵亦波改如何面对公众的质问:
当年一起崛起的海龟系公司新浪、搜狐、网易现在都已与中国互联网一起回春,走上赢利的康庄大道,而邵亦波为什么还要卖掉正当红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NO.1网站呢?
本刊记者在调查隐情中逐渐发现:对疯狂痴迷C2C的信徒来说,从1999年8月创立易趣网,到2002年3月出让33%股权,到现在完全放弃易趣股权,邵亦波似乎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
梦中商场
90年代末的中国,互联网如火如荼,一股“.COM热潮”正在席卷中国。
电子商务几乎是一路狂奔冲到中国,网上销售、网上竞拍、网上咨询全面展开,“风险投资+美国经历+电子商务+上市”成了当时最为诱人的经典创业模式。
一大批“海龟”纷纷在国内开始创业,从哈佛商学院刚刚读完MBA的邵亦波也忍受不了回国创业的诱惑。
临回国前,他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拿到ebay上拍卖,让他难忘的是,一台买来只用了500美元的电视机,用过两年后,竟还在ebay上卖了550美元。“这件事情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从中感觉到个人与个人交易的魅力。它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最起码,给我的生活带来方便。如果我通过别的方式卖,价钱肯定要少30%至40%……”
就这样,邵亦波选定了回国后的创业商业模式,凭借着在波士顿和高盛公司的工作经验及投资和金融方面的才能,邵亦波很快拿到了40万美元风险投资。随后他带着这40万美元和9万美元的负债回到了上海。
1999年6月,对发展如日中天美国eBay网站仰慕已久的邵亦波,拉到了谭海音等归国精英,毫不犹豫地凭借60万美元创建了国内第一个C2C电子商务拍卖网站——易趣网。
几个月后,国内出现了这样一个商场:熙熙攘攘的人流,每天有15万件商品展示出售,有70-100万顾客光顾出价。这家“旺铺”的老板就是邵亦波,而这个好去处就是易趣网。
很快,1999年10月,邵亦波凭借火热的网络热潮,吸引了第一笔风险投资:650万美元。
这时的网络正处在泡沫膨胀最疯狂的时刻,任何跟网络沾边的概念都可以套取大量的资金。邵亦波投机的心理,再一次在商场中的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邵亦波得到了当时互联网行业较大的一笔风险投资后,就开始了大笔大笔地为易趣网注入资金,因为邵亦波坚信“梦中商场”离他越来越近了。
2000年10月,互联网泡沫膨胀到极限的时候,邵亦波再一次凭借中国第一C2C网站的概念,利用“潜在市场”的“希望”,在美国、法国、韩国的资本市场上得到了2050万美元的融资,这系列及时的融资,让邵亦波度过了最艰难的泡沫破裂时刻。
这时,有人以此将邵亦波和谭海音称之为“精打细算”的高手,其实邵亦波应该很清楚,他当时只是烧钱烧的慢一些而已。不过此时的邵亦波仍然坚定不移的下赌互联网:易趣会迎来春天。
2050万的资金让邵亦波的“中国eBay”梦更加强烈。
这一年,互联网的冬天来了,不过邵亦波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冬天的寒气袭人。因为2050美元烧出的热量足以使邵亦波略带平稳地度过冬季,依靠巨额费用的广告、市场投放,易趣网迅速发展了大量客户。
2002年,易趣网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350万注册用户,累计成交235万件商品,累计成交额达7.8亿元人民币的国内最大C2C电子商务网站,并占领了国内90%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