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语集锦(10.医学不是诡辩术.18)

(2024-07-25 09:58:25)
分类: 医学通论.陈语集锦
陈语集锦
(10. 医学不是诡辩术 .18)




95、如果冷眼旁观中医的处境,我们就不难
现,总有一群伪学者,他们成年累月地围
攻着中医中药,他们总是置中医有效治疗疾
病的大量客观事实于不顾、置类似患者的痛
苦和无助于不顾,他们对付中医的惯用伎俩
就是:

以无知为权威、   
以无耻为勇气、   
以死皮赖脸不认账为能事! 


也许有人对“以无知为权威”这种说法感到
恍惚,不知何所云,认为既然是专业人士,
么可能以无知为权威呢?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



96、一个人有知识就意味着他有权威吗?

首先要解释的是个人知识的结构问题
(主要谈专业知识结构)。


不妨先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专业水平特征曲线


96.1、 基点处表示某个专业A;

96.2、从基点处出发的水平方向的x轴表示一系列
其它专业,并且与专业A相关性越小的专业就离
点越远;

96.3、基点处出发的垂直方向的y轴表示各专业效
应的专业水平的高低。



97、通过分析这种专业水平特征曲线,我们就可
以快捷地、明确地判别很多人才类型。

例如:


97.1、专家型

专家型的专业水平特征曲线大多显示为正态分
布,而且主峰峰值很高。

也许有若干个峰值,但都会不超过主峰。


97.2、通才型

少数专业人士的跨专业能力极强,其专业水平
特征曲线几乎呈现为高平台梯形,也可能有多
个峰值,而且峰值都很高。


97.3、普通型

也许有人或由于对专业不太感兴趣,或由于基
础太差,导致其专业水平并不高。

其专业水平特征曲线有正态分布之状,但可惜
主峰的峰值太小,微波而已。


   
98、现在我们就可以谈谈知识的权威性了:

首先应当确定一个原则:

任何专业知识只有在正确地应用、善意地应
用、理性地应用才可能具备某种权威性,否
则就没有任何权威性,还可能有破坏性。

其次,我们应当认识到不同人才类型具备不
的权威性,根据专业水平特征曲线,我们就可
以很容易地得出以下结论:


98.1、专家型人才只是在其本专业范畴内具
备权威性

98.2、通用型人才在多个专业范畴内都具备
权威性,但最好仅限于其专业水平特征曲线
中高平台梯形所覆盖的那些专业领域

98.3、普通型人才基本不具备权威性,但在
其专业范畴内的技术层面内的具体问题上会
有一定的权威性,应予以应有的尊重



99、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什么是“以无知
权威“了。

以“以无知为权威”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形:


99.1、普通型冒充通才型或专家型

例如,很多西医人士充其量只是医疗技术层面
的行家里手,他们对真正的医学科学(如中医)
基本上是一窍不通,可他们总喜欢对中医说三
道四,说来说去又说不明白,最后他们只好用
一口否定大量事实,企图以此类方式来掩饰他
们自己的专业短板,这样也就掩饰了他们自己
的无能、无知、偏执和无耻。

这其实很丢脸,他们还自以为参与了学术讨论。


99.2、专家型冒充通才型,或跨专业胡作非

例如,有些人一旦获得了专业职称,例如教
授什么的,立刻就以权威自居,特喜欢对他
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只要自己看不懂、
 
不理解或不喜欢,他们就全盘否定。

我们的中医就常常遭遇这种烂玩意。

要是有人不服,有人反驳,他就晒文凭、晒
职称,哦,还可能是破格晋级的呢。

好威严哦?吓唬谁呢?

其实,可怜而已!

所有这些都是“无知为权威”的典型表现。    



100、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类问题,不妨打个比方吧。

一位象棋大师看到一对围棋高手正在对弈。

结果他发现围棋高手布阵时,从来就不参考象棋
的规则,这位象棋大师就向两位围棋高手讲解象
棋规则,可这两位围棋高手只是笑笑,根本不听
象棋大师的劝告。

这就让象棋大师立刻火冒三丈,说:

你们这样下棋,不规范,不合理,我是象棋
大师,我有足够的知识可以证明你们下棋不规
范、不合理!
   
最后,一怒之下他索性就将围棋棋盘给掀翻了!


101、这正是中医目前的处境!

一帮只懂西医理论,不讲治病效果的人对中医指
手画脚、不懂装懂,不顾中医可以有效治疗疾病
的大量事实、也不顾类似患者的痛苦和无助,他
们只是为了贪图专业偏执之快感而不顾廉耻。


他们常常叫嚣他们就是专业权威,而中医的知
却不是知识,其实他们对知识的认识真的是
很可怜的,还远远够不上专业水平,更没有什
 
么权威性。



102、祸害我们中医的那伙伪学者使用了五花八
门的诡辩术,有些诡辩术甚至还可能成双配对地
出现,以至于一般人根本无法招架。

例如,十年前,有个哲学教授就一心想戕害中医,
他在一次会议上公开地说:

“中医知识看上去十分古怪(笑),你们去读
那个《黄帝内经》看看,它好像是另外一个星
球的人写的(笑)。地球上的人理解不了(笑)。

我的意思是地球上的人肯定理解不了;地球上
的猪能不能理解得了,我不清楚(大笑并热烈
鼓掌),外星人能不能理解,我也不清楚。
(大笑,鼓掌)反正我是读不懂。比它更早的
古代文献,如《论语》、《国语》、《诗经》,
我都看得懂。中医和风水一类的书,我实在
 
不懂,我学中医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了,我阅读
 
古汉语的能力比那些“斗大字识不得半升“
 
(笑)的“中医泰斗”要强。我1974年就开
 
始用中医方法看病了,可是,《黄帝内经》我
 
无论如何读不懂。”(笑)”

(注:这是会议现场录音资料)

其实,这种言辞十分可恶,但却正好具备了常
常混迹于学术讨论之中的两种典型的学术欺诈
行为,即:

不懂装懂 
和 
懂装不懂

所以还是值得认真剖析一下这种言辞。



103、不懂装懂就是一种典型的学术欺诈行为


103.1 .不懂装懂 的类型


我们知道,专业人才通常可分为普通型、专家型
和通用型,而不懂装懂常常发生在以下情形:


103.1普通型人才冒充专家型人才或通用型人才

例如,很多人充其量只是医疗技术层面的行家
手,他们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是医学科学,却
常常乱谈医学科学,例如中医,结果说来说去
也说不明白,他们就索性骂中医不科学,企图
 
以此来为自己找回一点那可怜的脸面。


103.2专家型人才冒充通用型人才


103.3专家型人才跨专业胡作非为

例如,很多专业人士也许在自己的专业范畴内
颇有作为、很有建树,可奇怪是的,他们一谈
到中医就歇斯底里、毫无理性可言。

实际上,他们很可怜,至少在理论上和逻辑上
他们很可怜,因为他们所说的全都有以下两个
特征:

逻辑上 狗P 不通;  
专业上 只通狗P !  


所以,他们常常只好拿职称来吓唬人,例如教
授什么的,哦,可能还是破格的呢,吓唬谁呢?

甚至他们还拿无知 来吓唬人:

因为我不明白,   
所以就应当废除!  


可笑乎?
可耻也!



104、不懂装懂的危害性

他们的不懂装懂是恶意的,而且是隐蔽的,所以
常常具有很大破坏性和持久的破坏性。

因为不懂装懂作为学术欺诈行为的典型特征就:


以有限的知识  
发无限的淫威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不懂的或他们不愿意认可
的就一律予以否定。

我们的中医就常常会遭遇这种烂玩意。


例如,长期以来,他们根本不顾中医可以有效
治疗疾病的大量事实,也不顾这些事实中所印
证的实际疗效,就算这些客观事实常常在电视
上被不断地介绍,那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他们只是把医学当成他们自己能够理
解的文字游戏,他们只是为自己可以理解的那
点可怜的知识权威性作无休止地诡辩而不顾大
量客观事实。

这就算典型的学术欺诈,而这种学术欺诈的本
质就是对事实不负责、对疗效不负责、对患者
不负责,最终就是对医学不负责、对社会不负
责、对历史不负责。

所有这些,都证明了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些医疗
技术层面的行家里手。

而对于医学科学(例如中医),他们可能只是
站在门外长期地游荡,因为他们从来不懂什么
是真正的医学科学!

要么请大家想一想:

什么科学胆敢长期地不讲客观事实?!
什么医学胆敢长期地不讲实际疗效?!


从这个哲学教授的言辞也可以看出来他们的荒唐
逻辑:

    因为看不懂中医,   
所以必须废了中医。 

类似地,如果有人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只要遇
到了看不懂的艺术作品就当场将其毁坏,那么
这种行为就是十足的流氓行为!

可怜的是,我们的中医总是遭遇这种烂玩意!

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教授、学者,看不懂
《黄帝内经》也算骄傲的资本?

这是一种可怜?
还是一种可耻?!


实际上,任何人学问再大,其知识也是有限的,
相比于知识的汪洋大海,个人知识总量能算成
沧海一粟就不错了。

所以,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利用他自己的知识边
界来定义学术边界!

你不懂《黄帝内经》,就证明《黄帝内经》错
了吗?你的知识就真的那么渊博吗?!

另外,现在电视上都常常介绍中医有效治疗疾
病的原理和实例,中医又怎么可以与风水相提
并论呢?

做学问可以这样无休止地随心所欲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