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的粒度
有位网友看到我的博文后,就发评论说:
我的理解,以某个人得了肠炎为例,西医治疗是服用消炎药去具体地杀死肠道里的细菌。因此在研究消炎药时,首要的是能够杀死细菌,当然也应该少伤害身体才行。而中医治疗是改善调节你的各个脏器的功能,使得细菌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而不能继续生存发展,最终也就治好了疾病。其中的中药是用来调节脏器功能的,而不是直接去杀死细菌的。对吗?中、西药的功能不同,研究与制造方法也就完全不同啰!
陈子答曰:言之有理。
我们分析一个治病方法,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就要看它的治病有效性;如果确实有效则
可取,无效则改进或抛弃。
第二个层面就是研究该方法治病为什么有效。
这里还有一个原则:
那就是绝不能因为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有效就一口
否决已客观存在的有效性,否则就是武断,就是不负责!
所以,我们应当坚持"有效性至上"原则。
长期以来,伪学者就是故意地混淆这两个层面,这样
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恶搞中医了,而且欺骗性很大,不得
不予以严防。
其实,分析问题也有个粒度问题,也并不是越微观越
好。
例如,研究有机化学,也许考察碳、氢、氮、氧等多
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必无限制纠缠碳原子的微观结构。
这些道理,残害中医的人比我们清楚,只不过他们只
是在残害中医时故意恶搞,让大家只是沉溺于微观世界而无
法顾及实际治病效果,实属可恶!
例如,中医的经方,从来都是讲君臣佐使的,是多种
中药相互配合作用的,这样才可以治病。
可是有人不懂这些,却对中药没完没了的分析化验,
结果全都似是而非,甚至在面对中医可以有效治疗疾病的大
量事实,他们也全盘否定中药的有效性!
他们的方法就那么可信吗?我看不一定。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2020年2月,我就在《实事与
知识(9.一步与百步)》中列举了补钙的例子予以说明了。
不妨回顾一下吧:
有些中医认为喝骨头汤补钙,而某些西医把这个当笑话
来说,其实何必呢?!
西医反对的理由就是骨头汤里几乎没有钙元素,这个理
由实属牵强附会!
我们先看看西医是怎么补钙的吧:
1、晒太阳。
请问阳光里有钙元素吗?!
2、吃维生素D、维生素K。
请问维生素D、维生素K里有钙元素吗?!
3、吃钙片。
这倒是缺什么、吃什么;吃什么、补什么。
这可是中医思想,莫非一不小心又上了中医的当?
不过,这样补充钙的纯净物一旦过量也可能增加
骨质疏松风险、增加结石病风险、增加心脏损伤风险、也
影响矿物质的吸收、也可能出现高钙血症、胃肠道不良等
反应。
不会又反过来说这些都没有科学依据吧?!
当然西医也有个圆满的解释:
晒太阳有利于生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维生素K有
利于钙吸收。
可是,谁能保证骨头汤里就没有任何可以促进钙吸收的营
养物?!
所以,喝骨头汤补钙并没有原则性错误,喝点骨头汤没
有什么坏处,但不要过量,过量都不好。
西医方法也一样,太阳晒过量也会伤皮肤、维生素D过量
了也会引发急性高钙血症。
可见这种过度分析或不当分析,足以全盘否定所有中药
治病的有效性。
产生这种悖论的原因就是:
研究问题不注意问题的分析粒度。
其实,不关注研究问题的粒度就可能产生很多荒唐的结
论,例如,即使面对中医可以有效治疗疾病的大量事实,他
们也全盘否定中药的有效性!
实际上,这种显而易见的结论不必过多讨论,不妨编个
笑话来恶心一下这种愚蠢行为。
Book 不是 书
有个傻子,学英语怎么也学不会,因为记单词对他来说就
是个困难。
例如:"Book”这个单词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是“书”的
意思。
可怜的是,这个傻子就连这么简单的单词却怎么也记不
住。
而可笑的是,每当有人说“Book是书的意思“,他却
总是振振有词地反驳说: Book怎么可能是书呢?
于是他一本正经地分析道:
1、“Book"一共有四个英文字母;
2、其中第一个字母“B" 没有书的意思;
3、第二个字母“O"也没有书的意思;
4、第三个字母“O"还没有书的意思;
5、第四个字母“K"仍然没有书的意思;
6、“Book"中所有字母都没有书的意思;
于是他就得出结论:
“Book"与书无关!
尽管几乎所有人都知道Book可以表示书,但就是这样的
常识也经受不起这种似是而非的分析 !
一百年来,我们那么多、那么好的中药经方就是被这种
似是而非的分析方法给糟践了!
这种混账的事情早就应当结束了 !!!
(本文成稿于2021年4月1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