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上最像俺娘的那个人去了 (连载二)

(2008-03-03 10:11:48)
标签:

二姨

亲情

情感

分类: 亲朋好友

姥爷姥娘一生生了四个孩子,俺娘是老大,紧接着是二姨,第三个是俺舅,第四个是三姨,他们都相差四岁。

娘的三姊妹中,俺娘长得最矮,二姨长得最高,长的最漂亮。

 

世界上最像俺娘的那个人去了 <wbr>(连载二)

爱美的二姨一直维持着年轻时绞脸的习惯,年纪大了就用孩子们的剃须刀刮脸。杜云娟(二姨的外孙女,博名菟丝子)/摄

 

听娘说,二姨从小爱干净爱打扮,经常用草木灰泡水把头洗得铮亮,还从山上采来一种树叶榨汁,抹到脸上说能美容养颜。娘说,在她的三姊妹中,二姨爱哭,爱使性子,到了缠脚的年龄不好好缠,挨了姥娘不少打。

二姨长大后嫁给了离城里近的一个村的王姓人家,那个村子,离俺村8里地,也离城里近8里地,那村叫岱庄,爹说那村应该叫晒庄,因为是周围一带地势最高的一个村,从那里去博山城,一路往下,所以我们一带的人称城里那边为“下头”,去城里叫做“下去”,反之,城里人称我们这一带山区为“上头”,到我们这里来为“上去”。自然“下头”的人生活好,“上头”的人生活差。二姨村子里的人当工人的多,所以生活就比俺村好得多,那村的人说话和俺们那儿也不一样,说得比较轻巧,比如我们说:你吃了?我们把“了”读“拦”音,岱庄的人却读“撩”音,有时也根据不同的语境读“连”音,喜欢在说每一句话的时候先发出一个“好”的音,我们这一带人总说他们是翘着舌头说话。

我最初对二姨有记忆就是因为她是“翘着舌头说话的人”,不时发出“撩”和“连”,也不时“好”啊“好”的。对二姨最深的印象是有一年春节,跟着姐姐到二姨家串亲戚。做饭的时候,二姨打开桌子下方的“开门”端出一盘刀鱼,煎给我们吃。而且以后我慢慢发现,无论春夏秋冬,我只要到她家,总能吃到她从小开门端出的刀鱼。从此,我对这张擦得漆都快磨光光的每天都干干净净的桌子有了兴趣,更有兴趣的当然是那两扇小开门。每当过年后,我和姐姐们分工串亲戚,我首选的是二姨。甚至,不年不节的,每年也要去几次。说实话,对那个村的人,我总觉得有距离感,他们的眼神里往往流露出自豪感,二姨的眼神里虽然没有,但我觉得她不如我和三姨亲。当然,这是儿时对“下头”的人的偏见了。但不管怎样还是像小猫一样馋鱼,想吃鱼了,就找个理由去二姨家,吃完了就想回家,真是应验了“外甥是狗,吃了就走”的那句老话。(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