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左边,视野逐渐开阔;河流展开,变成了一座规模不小的水库。这应该是庙宫水库,正是在围场所辖地域的边界上。水波滟滪,和着一天里正最明熠的阳光,把四野漾成一片。
——节选自夏鸥《浩野萍踪》 (随着文字走动,眼前开阔起来,心旷神怡,赞!)
围场地域
路的左边,视野逐渐开阔;河流展开,变成了一座规模不小的水库。这应该是庙宫水库,正是在围场所辖地域的边界上。水波滟滪,和着一天里正最明熠的阳光,把四野漾成一片。路右贴着山壁,开始回旋上行。水库变换着角度,渐渐下隐,逐渐显现出全貌。水库另一边的宽阔山脚里,庄稼尚未收割,长势颇旺。它们在这里可不缺水喝呀,哈哈!
上行的坡度不大,也不是很长。大概还没到半山腰吧,就又出现了一条隧道,名字也起得合乎情理,“水”到“隧”成:——“庙宫隧道”。
这是第三条隧道了。出行以来,正好一天穿越一条。这条的长度介于前两隧道之间,里面还是没灯——晚上也没有吗?穿行次数多了,也很放松了。很快就出溜过了。这隧道位置也好,在山体的中下高度,直接到山那边,省得爬了;不像昨天,快到梁顶了才出现。看山势要比昨天小很多,——但要没这隧道,也会是一座颇费气力的大梁。
到了围场四合永镇,距县城已经很近了,不到二十公里吧。右侧铁路忽转离奔东而去,公路上也出现了一条十字路口,路牌上指示着右边“去赤峰”。
这应不会是我要走的路。记得那路是进围场县城后东行的,国道111;这路却不甚宽,时有小的开裂,应该是县乡级道路差不多。停驻路旁取图再看,确是县道,随铁路先期入蒙。两天来在承德地域,地势图上基本都是黄色浸染,就是说已上行至500-1000米的海拔,而这两条路最后所经的冀北地段都有黄色转红处,表示要跨越高度1000-1500米山峰,这是我计划行程中的最高路段了。
图上还显示,眼前之路,在围场境内所行多低地,但有一山横亘后半程间,红色一抹染示。高海拔处窄不一定是好事,可能表示有急升急降;而要走的国道虽出围场马上进山,但黄红有过渡,下梁后一河随路而东,村镇也比较多。
还是要往前走;围场城也还得转转呢。

围场城入口:夕照也恢弘
夏鸥/摄
不多久,来到了县城入口。这里是一环岛,岛中群芳盛放;路一下子开阔,多了几条岔口。环岛正中前方小广场,立着一块巨大的旅游图示牌,一些轿车在这里停着,不少人下车聚在周围,应该是旅游的人。能自己开着车来的,应该绝大多数是北京的。
看过牌子,问了一下人,知道右边的山脚路是外环,可以直接到111国道;不过从县城进去也能转行并入。进城看看。
自驾旅游者
夏鸥/摄
爷俩短信:
儿子:
……
(手机无声)
我:
不接电话不要紧,别关机啊。我听听声音也不着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