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故事《俺爹俺娘》 |
分类: 《俺爹俺娘》摄影组照 |
太爷爷是我家的第一代木匠,除家有两间西屋之外,村外还有做木匠活的五间草棚,这就是一家的全部房产。
太爷爷有五个儿子,都是相继在这西屋里结的婚,并且都得到祖上的一份房产,即做木匠活的草棚一间。
我爷爷是老大,也是唯一的继承父亲木匠手艺的儿子。他结婚后,把分到的草棚翻新成了住房,又在院里盖了两间南屋,在里边做木匠活。南屋和北屋之间,西边盖了一间驴棚,东边盖了一间厨房。四面夹击,院子就成了长宽不过丈余的小窄道。院子里再置一盘磨煎饼糊的石磨,两人推磨,刚能转开圈子。要有人进出院子,必须先停下推磨,才能打开大门。
我爹是爷爷的大儿子,太爷爷的长孙。虚岁15,有人便开始为他找媳妇了,打听到东村乔家的大女儿比爹大两岁。“女大二,好福气;女大三,抱金砖。”奶奶托人去说媒,媳妇说成了,她就是我娘。但听娘说,成之前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
姥姥听媒婆介绍了我爹和家庭情况之后,还多长了一个心眼,她还要找一个人再打听打听男家的情况。找谁呢?找“挎大箢子的”(“箢子”是山东一带柳编盛粮的器具,当时卖针头线脑的老太婆把所卖的东西放到一个很大的箢子里,走门串户地去卖,“挎大箢子的”也就成为这些人的代称)最合适了。姥娘找的这位挎大箢子的,对我家很熟悉,她顺口说了一句:“他家啥都好,就是院子窄,我挎大箢子都转不过身来。”这下姥姥不同意了。因为姥姥的娘家是小院子,嫁到我姥爷家,院子更小,她总说要给女儿找个有方方正正、亮亮堂堂的大院子的人。没想到,女儿找的这家还是小院子,于是就准备跟媒婆回绝此事。最后,还是姥爷做了主,他说,男方老实,本分,又有木匠手艺,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人家。院子小怕啥,以后日子过好了,还愁没个大院子!听姥爷这么一说,姥姥也就不言语了。
娘在小院子里住了近70年。1998年,在翻盖新房时,拆掉了几间旧房,我家才有了一个方方正正、亮亮堂堂的大院子,娘欢喜得不得了。我问娘,要有几个“挎大箢子的”来咱这大院子里也能盛得下吧?娘说:“开辆汽车来也盛得下。”
这是爹娘共同住了60多年的小院。(1980年)选自图文典藏版《俺爹俺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