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长征日记
1990年4月16日
清晨被一阵朗朗的读书声所惊醒,推窗向下一看,原来一所小学。
这静寂的平安寨被学生的读书声打破,山寨有了一些生气。

黎明来到了平安寨

平安寨的小学校,右前方就是廖书记家的阁楼。你没注意到阁楼上的喇叭么?他的家也是他的办公室,有什么事,在家里一喊,全寨子的人马上就听到了

校长训话
可能是壮族人的习惯,八点了还不吃早饭,.我们只好先出去拍片了.山寨的青石子道走来别有一番情趣。在一所小木屋前,一股清泉潺潺而下,流到竹槽里,竹槽的水再流到像杠杆一样的木杆一头的木勺里,杠杆的另一头是舂米锤,以流水为压力,使木杆另一头的舂米锤起来,舂米锤起来了,木杆一头的木勺里的水就流到小溪去了,木勺空了,另一头的舂米锤就重重落下砸在盛在石臼里的谷物上,这样就完成一次舂米动作。一次起落得需一二十秒钟,舂完一石臼米得半天,主人把米倒在石臼里以后就不管了,去干别的事去了,估计差不多舂好了,再来取就成。这里民风淳朴,不会有人偷米的。在舂米房前,看着舂米锤的一起一落,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这古朴的山村生活就像这舂米杠杆起落一样缓慢得度过着一天又一天。
我用摄像机拍下这一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

小牛与水车
又起雾了,龙脊梯田,时隐时现。这时,福国指着下面梯田说,快看,两只野
鸡.宝子拿枪迅速奔去,也许第一次发现野味,心情激动,一不小心,滑入田内,一双鞋子及裤腿全湿了。再看,原来是一对家养鸭子。好险,多亏没开枪,差点引起民族纠纷。
上午十点吃早饭。直到下午五点半钟,壮家大嫂才叫我们吃另一顿饭。饭后我们出去拍片去了.晚十点钟,支书来说吃饭了,一定是晚饭了。十点早饭,下午五点午饭,十点晚饭,这就是平安寨壮族人的三顿饭的时间安排。
晚饭依旧是一锅清菜汤放在屋中央三根钢筋支起的火炉上,但锅里少了那块没有多少肉的拳头大的牛骨头。
炉边依旧放着一碗炒黄豆。
还是那昏昏暗暗的灯,依旧是借着炉火的光吃饭。
还是那自家酿的米酒.
我们吃得依旧津津有味。

廖书记和父亲、爱人、一家合影
他的两个孩子在山下上中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