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焦波和俺爹俺娘
焦波和俺爹俺娘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57
  • 关注人气:1,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年前,俺的长征(24)   天上人间平安寨

(2007-04-11 16:32:50)
分类: 俺的长征路

17年前,俺的长征(24) <wbr> <wbr> <wbr>天上人间平安寨

这就是今天要去的广西龙胜县闻名天下的龙脊梯田

俺的长征日记 1990年4月14日


    离开桂林了,由于问不好去龙胜县的路,不得不又在市区转了几圈,也借此最后看了这个美丽的城市一眼。
    去龙胜,路程202华里,无疑又是一个远程。开始路还可以,一路大家说着话,也不觉累,大概由于昨晚的整风会议的成功吧。
    但到宛四乡后,开始爬坡,这里的坡不比茶亭凹、台湾岭的坡低,而且还是盘旋直上,转弯急,90度弯不少。
    赶到龙胜后,又是下班后了。没法,只好找政府办的人。这里只有一个值班的女同志,她叫张晶。听说是山东来的,非常热情,亲自领我们去招待所住下,并带我们吃饭。这个直爽、坦率、热情的好姑娘,九嶷山学院外语毕业。去年回到龙胜工作,她的祖籍是山东。
    晚饭后,张晶邀请我们去跳舞,想到昨天晚上为宝子和小滨去跳舞而开的整风会,我们四个人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回复张晶。还是宝子脑子灵活,他借口说,这两天赶路太累,需要早早休息。张晶也就不再勉强了。
    到了房间,洗了个澡,真痛快。这里住的条件是启程以来最好的。宝子与小滨结完账后,便早早睡下。由于昨晚俺的整风会开得太长,大家都睡得太少了。今天想想,开那么长的会也不妥。
    今天是星期六,离家已二十六天了。他们三人说想家了。
    我也很想。但没说。

 

俺的长征日记 19904月15日


    上午与县宣传部谈了我们在龙胜活动的安排,下午一点四十分启程去和平乡平安村。来这里主要是看一下闻名于世的龙胜梯田,和这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
    行程30多华里,来到和平乡,这里需徒步爬山才能到平安寨。大家将包背上,准备爬山。山下是一条河,没有桥要趟水过去,一位壮族青年给我们领路,水流急,一不小心就有被冲倒的危险,福国第一个先下去了,一步步向对岸走去。突然,福国一滑,差点摔倒。将裤子湿了,还好,没摔到,,他背着摄像机,如摔倒就麻烦了。我们三人将裤子脱掉,每人身背一个大包,挂着相机,提着鞋子,走在后边。大家相互照应,总算没出意外到了对岸。
    这是长征路上第一次趟河。

 

17年前,俺的长征(24) <wbr> <wbr> <wbr>天上人间平安寨

去往平安寨的山间小路


    穿上衣服。开始爬坡了,这座山名叫平安山,多高不知道,只是看到云彩飘在在半山腰。平安寨在山的顶峰。路很窄且又陡,刚走十几分钟,已是大汗淋漓了,他们无心欣赏这山的美景,低着头弓着腰,奋力向上爬。我却不放过这个机会,逮住个机会就按快门。经过两个半小时,终于到达平安寨。回头一看山下,山太高了,景也太美了,龙脊梯田如同一条条白色的带子环绕在山间,几头老牛象是在五线谱上的音符,星星点点,这是劳动人民创造与智慧的结晶,是人间一大奇观。

 

17年前,俺的长征(24) <wbr> <wbr> <wbr>天上人间平安寨

云锁雾障平安寨


    找到了村支书,他姓廖,壮族。听了我们的来意,廖支书非常热情地请我们在他家住下。原来他用家里的空闲房间接待游客。主人吃啥我们就吃啥,包吃包住每人每天五元。
    廖支书的家是壮族人特有的那种木制阁楼式建筑,已有五十年了。阁楼下面养猪,养鸡,上面住人。按平方算,可能有五六百平方。这么大的房屋仅有廖支书与爱人及父亲住。由于常年在屋内烧柴,屋里黑洞洞的,但却很干净。
    屋外泉水丁冬、瀑布潺潺。还不时传来用流水做动力舂米的冬冬响声。推开窗户,不知何时迷漫起云雾。云雾时浓时淡,飘来飘去,它轻拂着远山,轻拂着梯田绿树,还不时一缕一缕地透过门窗往房间里飘。此景此情,恍若置身仙境一般。

 

17年前,俺的长征(24) <wbr> <wbr> <wbr>天上人间平安寨

廖书记住的阁楼一角和楼外的小路


    福国在日记中写了这样几句话:大雾从窗口飘进来,给人一种清新的、湿湿的、甜甜的感觉,由此联想到人生,就应该进入到雾的这种境界,不要看得太清。也不要看得太真。
    天渐渐黑了下来。廖支书招呼我们吃饭。走到屋中央的火炉边,围坐着三根钢筋支起的火炉,与支书的79岁父亲,媳妇一起吃饭。屋里只有一个15瓦的小灯泡,灯泡上又熏满了油渍,昏昏暗暗,好在还能借着炉火的光吃饭。
    火炉上放一口大锅,锅里炖着青菜汤和一块没有多少肉的拳头大的牛骨头,炉边放着一碗炒黄豆。
    一碗碗壮家人特有的龙溪水酒端到面前,在炉火的照耀下,大家举杯。我不喝酒,一口水酒下肚,啊,他们喊好香,我只觉得有点酸。宝子说,在壮家做客,自己有一种在梦中的感觉。此时的情景,他永生不会忘记。为了纪念这一特有的场面,我扛起了摄像机。我们边吃边与支书家人交谈着,我们问起了龙溪水酒的制作工艺。支书讲,先将糯米晒好,蒸几小时,汁流出来后,再兑上泉水,放瓦罐里存放几天就做好了。酒的度数大概30度左右。我不吃牛肉,只在暗光下拿几粒黄豆放在嘴里。

 

17年前,俺的长征(24) <wbr> <wbr> <wbr>天上人间平安寨

同廖书记一家的晚餐,此时已是晚上10点多,应该说是夜宵了.


    不知不觉,他们已把两碗水酒已下肚。这时来了一位青年,他是廖支书亲戚,招呼坐下,同喝起来。我们叫支书嫂子唱一首壮族歌,嫂子说,壮族有个规矩,老人在场是不能由媳妇唱的。没法,只好请来的青年代唱。他是瑶族,他放开喉咙就唱。这是一首瑶歌,曲调很优美。歌词是这样的:
    “清早起来大门开,有对鸳鸯飞进来,左边一个梁山伯,右边一个祝英台”。这是瑶族青年男女恋爱时的对歌。在大家的要求下,他又唱了一首壮歌:
    “唱歌幺,那有唱歌养的家,耕田耕地为大家,生意买卖眼前花。”
    席间,好客的壮家人不断给我们倒酒,大家兴致很高,不觉已十一点多了,每人吃了碗米饭,进屋休息了。躺在床上,静听着外面的流水声,不禁又想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