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俺家乡 |
“桌搁”队后边就是花盆灯队,二三十个花花绿绿的花盆灯能占据村里的大半截街道。当时山村没电,四周没有一点光亮的东西,只有花盆灯那带有颜色的灯火在锣鼓声中移动,形成一条灯龙 ,煞是神秘、好看。
玩十五的队伍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桌搁”队。“桌搁”是我们村的传统表演形式,10岁左右的小孩子扮成古戏里的人物角色,站在两人抬的桌子上,两手比划着做一个造型,就称为“桌搁”。我不喜欢“桌搁”,觉得死死板板不好看,远不如相邻的崮山村来俺村串村表演的转“蕊子”好看。爹的看法不一样,他说还是“桌搁”好,耐看。我想大概因为他是每年抬“桌搁”的积极参与者吧。“桌搁”队后边就是花盆灯队,二三十个花花绿绿的花盆灯能占据村里的大半截街道。当时山村没电,四周没有一点光亮的东西,只有花盆灯那带有颜色的灯火在锣鼓声中移动,形成一条灯龙,煞是神秘、好看。每到街口,花盆灯队还要进行串花表演,其实就是相邻的两个举花盆灯的人前后、左右变换位置走动。娘告诉我,站在高处看花盆灯表演,才好看呢。我曾和五婶娘家翠姐站在她家墙头上,居高临下看花盆队的串花表演。“灯龙”远去了,锣鼓声也小了,我却站在墙头上不肯下来,真盼望花盆灯队再折回来表演一回。
第二天,我把看到的景象讲给举花盆灯表演的姐姐听,她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
“真的,俺表演得那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