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盆灯

(2006-08-21 18:41:50)
分类: 俺家乡

“桌搁”队后边就是花盆灯队,二三十个花花绿绿的花盆灯能占据村里的大半截街道。当时山村没电,四周没有一点光亮的东西,只有花盆灯那带有颜色的灯火在锣鼓声中移动,形成一条灯龙 ,煞是神秘、好看。

 

 

    “咚咚锵!咚咚锵!”每年元宵节,天刚擦黑,大街上的锣鼓便敲得人吃不安稳饭。孩子们拿张煎饼,夹块咸菜,就往外跑。

    闹元宵,在我们家乡一带称为玩十五。按我们村习惯,过了年初二开始扎戏台,初五开始唱戏,唱到初十歇两天,就该准备玩十五了。

    玩十五前,爹娘一般要忙两天,把在关爷庙放了一年的玩十五的器具,拂去上边厚厚的尘土,进行检修。属木匠活的,由爹来干;缝补戏衣裳一类的针线活,则由娘和几位大婶“承包”了。干这些活每人都是尽义务,从上几辈传下来就是白搭力气的事,也是个人乐意尽力的事,没有人会想到要什么功夫钱。爹说,每年修理玩十五的器具,自家都要搭上不少木头。

    我最盼望的是爹在忙完村里的事后,给我做个花盆灯。花盆灯的做法是先用高粱秸扎成花盆形状上大下小方形的空架,四周糊上色纸,然后找当过老师的胡先生在上边画上几笔水仙呀、兰草呀之类简单的画,写上几条灯谜,花盆边上扎一根树枝,枝条上粘上纸做的绿叶红花,花盆灯就做好了。花盆里装上一盏油灯,或一根蜡烛,花盆架上安上一段二三尺长的木棍,举在手中,在玩十五的队伍中穿行,甭提多神气了。爹给我做花盆灯,不用高粱秸,用木头,举着它,更神气。

    6岁的时候,爹给我们做了一个花盆灯,但因为我还小,不让上街,只举着它在大门口过过瘾。姐姐去了,举花盆灯的都是像她一般大的十二三岁的小孩。

玩十五的队伍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桌搁”队。“桌搁”是我们村的传统表演形式,10岁左右的小孩子扮成古戏里的人物角色,站在两人抬的桌子上,两手比划着做一个造型,就称为“桌搁”。我不喜欢“桌搁”,觉得死死板板不好看,远不如相邻的崮山村来俺村串村表演的转“蕊子”好看。爹的看法不一样,他说还是“桌搁”好,耐看。我想大概因为他是每年抬“桌搁”的积极参与者吧。“桌搁”队后边就是花盆灯队,二三十个花花绿绿的花盆灯能占据村里的大半截街道。当时山村没电,四周没有一点光亮的东西,只有花盆灯那带有颜色的灯火在锣鼓声中移动,形成一条灯龙,煞是神秘、好看。每到街口,花盆灯队还要进行串花表演,其实就是相邻的两个举花盆灯的人前后、左右变换位置走动。娘告诉我,站在高处看花盆灯表演,才好看呢。我曾和五婶娘家翠姐站在她家墙头上,居高临下看花盆队的串花表演。“灯龙”远去了,锣鼓声也小了,我却站在墙头上不肯下来,真盼望花盆灯队再折回来表演一回。

第二天,我把看到的景象讲给举花盆灯表演的姐姐听,她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

“真的,俺表演得那么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