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爹的家谱

(2006-07-21 15:00:01)

当这本家谱放到我面前的时候,爹的两眼直盯盯地看着我,似乎在看我的反应,看得出,他的眼神里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爹在世的时候,我称他为活家谱。

上至十祖八世,下至三辈五代,我们家族里的事情,爹理得清清楚楚。

太爷爷的上几辈兄弟几个,每个人叫什么名字,活了多大岁数,妻室姓氏,生有几男几女,各叫什么名字,包括谁无嗣,谁续弦,爹都说得明明白白。

我们村焦姓是大户。我的家族原有一本家谱,爹说他曾看过好几遍。这本家谱在“文革”中被焚毁,从此纸上的东西变为老人口中的言传。爹从小喜欢别人讲这个,喜欢记这个。看了,听了,记下了,又喜欢讲给别人听。就这样“学而时习之”,爹把家谱记得非常完整。

我不太理会这个,所以从小听爹不知讲了多少遍的东西一点都没记住。

“唉”,爹叹一口气,“光给你们讲不行啊,你们记不住,咋能传给下一辈呢?”爹对 “家族史”的后继是否有人的问题开始担忧了。

“趁我还不糊涂,是不是该得给后辈留下一本家谱了。”有一次,爹征求我意见。

“你愿意干这事你就干吧。”我有些不以为然。

爹说这话的时间是1992年初。当我一个月后再回去探望爹娘时,爹看见我,第一件事就是从柜子里拿出(准确地应该说是“捧出”)一本用黄色的纸粗装的一本“书”,封面是歪歪扭扭的四个字“焦氏家谱”。当这本家谱放到我面前的时候,爹的两眼直盯盯地看着我,似乎在看我的反应,看得出,他的眼神里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顺手翻了几页,顺口说了一句:“挺好!”便又放到了爹的手里。对于我的反应,爹显然有些失望,但没完全失去兴致。他告诉我为修这本家谱,他请了写毛笔字最好的堂孙焦裕国代笔,人家忙活了十几天都没在咱家吃一顿饭;又说,远在60里外住的本家听说修家谱,特地选了三辈人代表来看望他。人家还带来了一条烟,一瓶酒,那可是一块五毛钱一盒的好烟,两块八一瓶的好酒。人家图什么,就图家谱修成以后,复印一下,送给人家一本就成。爹说完了这些话后又看看我。

爹的这番话打动了我,我整天在外为报纸采访,拍照,写稿,目的是为了发表出来得到社会认可。爹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见诸于纸上的“作品”,他也是希望得到认可,传播后世啊。

我把家谱带到城里,复印了十几份,给爹带回去。爹很高兴,他列了一个名单,让外甥女桂花代表他一家一家地送。爹把原底本留在了家里,让娘用一块家织的蓝印花布包了起来,压在老柜子里面的最底层。

一晃10年过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打官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