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八一三(2)——淞沪抗战纪念公园

分类: 博物观展 |

2021年9月19日去宝山,准备再次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因为没有事先查询闭馆时间,晚到了几分钟。2017年第一次来时,因天气原因,未能参观纪念馆外的装置与雕塑,这次虽然吃了个闭门羹,却弥补了上次的遗憾。
2015年,为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淞沪抗战纪念馆一侧设置了一些反映淞沪抗战的雕塑和装置,并将“临江公园”更名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纪念馆和纪念公园“馆园合一,史艺并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碑、历史之门,锈红色耐候钢板的碑体和青铜人物雕塑,营造出庄严肃穆、凝重悲壮的历史氛围。




↓ 结—1937,是两个用铜管缠绕而成的巨大的绳结,千股绳、一颗民族心,象征了全国各方抗战力量拧成一股绳的巨大能量,同仇敌忾,一致抗战。墙上是《义勇军进行曲》曲谱。

↓ 抗战遗迹,象征着发生在80多年前这块土地上惨烈的战争,寓意这块土地下掩埋着历史的真相和战争的残酷。

↓ 汇聚为火炬装置,火炬的圆心直径为1.28米,由14块大理石拼接而成,分别寓意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4年。

↓ 历史涟漪,围绕“汇聚”荡漾出一圈圈涟漪,按时间顺序镌刻着中国抗日战争中22次最重要的战役。


↓ 警世钟,外形拟“众”字,象征万众一心;高1945毫米,象征抗日战争1945年结束;上口径1280毫米,象征一·二八淞沪抗战,下口径8130毫米,象征八·一三淞沪会战。钟体上书有“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 表现抗战内容的版画和书法作品文化艺术墙,作品用耐候钢板和不锈钢文字展示,简朴、醒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