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答:我觉得,故乡就是年少时想离开,年老时却回不去的地方。我们身边有许多中国人,有外交官,有记者,有国内大企业的驻外人员,也有从事民间贸易的商人。无论大家在外多长时间,无论出国多长时间,大家都想家。家就是一个可以让人心里能够明显觉得温暖的地方。
但是,家的概念对我而言不一样,这可以随空间的变换而变换。作为驻外记者,我在外常驻十年了。当年在外高常驻时,我们记者站常驻地是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那时,经常去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或其他国家出差,那时“家”就在巴库,离开差不多一周左右就想回家。现在常驻莫斯科,去中亚等地出差时,“家”就在莫斯科。
我驻外十年了,我电脑上的时间永远是“北京时间”,因为这是“家”的时间。而当我回到了北京,“家”却又不在北京了,“家”回到了我出生的那个北方小镇。现在人们的生活状态多以“漂”为主,故乡就是人们出来闯世界的起点。
问:简单用一句话定义一下“家”?
答:家的概念很简单,无论多大的城市,当你远行回来之际,或者在机场,或者在火车场,当你刚刚进入这个城市的边缘,你会感觉在这个城市的某个房间里有某一盏灯是为你而亮着,有一些人是为你而守候——这就是现代人意识中“家”的感觉吧。家是远行者用以“释放委屈”和“炫耀荣耀”的地方。这也是在海外的中国人一个普遍心态,中国人喜欢“衣锦还乡”。
问:其实我觉得,家是因人而定的吧。如果亲人在,觉得就是家。当亲人跟你一起迁徙,故乡就不再是故乡了,就成了回不去的故土,成了一个“籍贯”,或者是建设在户口本上的一页虚无地址。
答:也不一样,即使父母和妻儿都在身边,如果在国外,家的感觉还是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