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既然面子是如此重要,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它到底是什么东西。从医学上讲,面子就是人的脸皮。但经过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熏染和积淀,赋予了“面子”至高无上的含义,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尊严和人格。就像人常说的“人要脸,树要皮”。所以在中国,你要是不讲面子,不懂面子学问,那你是很难生存的。面子之于中国人,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面子是有大小的。这不是说人的脸有大有小,而是说对于不同人面子的影响力不同。一般来说,面子的大小和人地位的高低成正比。地位越高,官职越大,面子就越大,反之地位越低面子就越小。且慢,照此推理,没有官职的老百姓岂不是没了面子。老百姓在官场里是没有面子的,但在其他老百姓面前他仍是有面子的。面子的大小也可用尺寸来量。某人面子大我们常说他是“二尺八的面子”。
面子具有价值性。面子越大价值越高,面子越小价值越低。比如省里的官员比县里官员的面子大,那省官的面子就比县官的面子值钱。省官的面子在全省都值钱,而县官的面子只能在自己的地盘里用面子说话。那老百姓的面子值不值钱呢?老百姓的面子的确值不几个钱,我们常听当官的对老百姓嗤之以鼻:你的面子值几个钱?因此这种由于面子的大小所产生的价值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如果我们掌握了面子的价值规律并熟练地加以运用,那自然是无往不胜的。
面子还具有可交易性。当然这是面子文化里的更深层次的学问。面子的可交易性表现在今天你给了我面子,帮我升了官或贷了款,明天我就会投桃报李,给你盖个别墅或送部小汽车。这次你给了我面子合作愉快,下次我定会给你面子心照不宣。这样双方都有面子,岂不美哉?
面子还可以分类。按历史的常分法,可以将面子分成金面,铁面,素面(请注意这不是面条馆的素面,而是“素面朝天”里的素面,指的是芸芸众生。)金面,顾名思义就是面子像金子一样尊贵的人,指位高权重的极少数人。像过去的皇上,皇后,丞相可以称为金面。铁面即是面如钢铁。历史上能称得上铁面的人寥寥无几,包拯可算一个,海瑞只能算半个铁面。要想称为铁面可谓难之又难,铁面必须无私,无欲则刚嘛。素面就是大众之面。也具有七情六欲,也有人情世故,我们每人都有自是不必多说。
面子还具有时间性。面子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比如某人原来做了官,他官有多大面子就有多大。但随着他官位的变化其面子也会发生变化。到退休时,面子就所剩无几了。所谓“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凉”其实就是“人在面子在,人没面子没”。人和面的关系就像皮和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理,“人之不存,面将焉附?”。所以,我们要抓住“有面不用过期作废”的特点,好好地利用我们的面子,该办的事抓紧办。否则等到面子贬值了时候,你就等着后悔把你!
总之,面子之于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中国人之于面子,是不可或缺的。有了面子好办事,没了面子难办事。所以大家都在讲面子,呵呵!但愿,我们都能不为“面子”所累,看关注所谓的“面子”的同时,再关注一下自己的“里子”,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这比“面子”更重要。只是它一般不像“面子”一样可以利用、可以被炫耀,但它可能是一个人在讲完“面子”后一个人独处时最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