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过:空难引发俄航空业反思
2008年9月14日,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发生的空难是俄罗斯近两年年来发生的损失最为严重、最大的一起空难,共造成88人死亡。该空难引起了俄总统梅德韦http://180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20/20/4/11d26aea525g214.jpg杰夫和总理普京的高度重视,两人在第一时间向遇难者及其家属表示哀悼和慰问,并立即下令俄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把造成此次空难的真实原因查个“水落石出”。
9月18日,俄罗斯国家间航空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代表对外公布,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在俄罗斯彼尔姆州坠毁的俄航波音-737客机失事原因并非机械故障。该技术委员会代表称说,根据对飞机“黑匣子”的解读和对飞机发动机残片的研究表明,发动机没有起火,飞机也未在空中爆炸,“两台发动机一直工作到飞机撞击地面。”该代表强调,此起空难的真正原因还在调查之中。这样看来,俄官方就此起空难给出一个明确说法还尚需时日,但俄媒体和分析人士就已开始帮着政府分析俄罗斯航空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了,并提出了“谁之过”这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9月18日出版的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用了两版的篇幅发表了以《是什么让俄罗斯航空业陷入危机?》为题发表了调查文章。该文章披露,“空难暴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俄罗斯航空业正处在深度危机之中。”文章历数了当今俄罗斯航空业所正面临的尴尬局面:飞机严重老化、有经验的飞行员严重缺乏、航空管理体系严重缺位等等。文章还称,“这种情况已不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事儿了,而是‘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
老飞机、二手飞机满天飞
近些年来,俄罗斯航空工业正处在深深的危机之中,而民用飞机制造部门实际上处于停摆状态。俄罗斯航空管理局局长巴丘林称,“俄罗斯各航空公司目前服役的飞机基本上都是苏联时期的产品,这些飞机的状态每况愈下,飞机各零部件的运行已不是十分有效了。目前,作为俄罗斯目前各地区航线客运中主力飞机,图-13http://181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20/20/3/11d26a0cd0ag213.jpg4基本全是上世纪80年代出厂并投入使用的。”
据俄航空权威管理部对排名前15位的俄罗斯各航空公司中所进行的最新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俄各航空公司目前运营的飞机机型中,图-154占26%,其平均服役年限已达24年;图-134占23%,平均服役年限高达29年;波音-737占11%,平均服役年限为14家;空中空中客车-A319占8%,平均服役年限为6年;空中客车-A320占7%,平均服役年限为9年;伊尔-86占6%,平均服役年限为18年;伊尔-96-300型占5%,平均服役年限为11年;波音-767占4%,平均服役年限为14年;图-204/215占4%,平均服役年限为3年,空中客车-A310占2%,平均服役年限为12年;其他车型占4%,平均服役年年限为14年。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20/20/4/11d26a1eee9g213.jpg
对于这个数据,我还是深有体会。来莫斯科两年了,每次去外地出差,在买机票时,我总要问一句,“是什么机型?”后来,我发现,不光是我习惯性地问这个问题,其他俄罗斯旅客在买机票时也喜欢问这个问题。如果不巧遇到了“老掉牙”的飞机,那么旅客们就只能暗暗地自己求上帝保佑了。所以,俄罗斯旅客乘飞机旅行或出差时,总有一个习惯,每当飞机安全落地时,机舱内总会响起掌声。我想这掌声既是送给确保所有旅客平安到达的机组全部成员,可能也是送给保证大家平安达到目的地的老飞机。
那么,也许有人要问,俄罗斯这些年经济恢复如此之快,俄各航空公司为什么不买新飞机呢?以前,俄罗斯各航空公司要想从国外进口新飞机必须要支付“天价式”的进口关税,这让俄各航空公司老板不得不暂时放弃购买新飞机的打算。为保护本国航空制造业,俄罗斯政府进口飞机的关税高达飞机价值的40%,这让俄罗斯航空公司只能面对着西方的飞机而“望机兴叹”。但也这并没有真正推动本国飞机进入市场,俄每年俄罗斯航空工业制造的民用飞机不超过10架。与此同时,据俄交通部门预测,2010年前,俄罗斯的客流量将至少增加到每年5000万人次,而航空公司需要200架新型干线飞机和300架支线飞机。
一些聪明的航空公司老板想出来新主意,“买不起飞机就租飞机”。俄罗斯许多航空公司都是向国外航空公司租飞机或买“二手飞机”。2004年1月15日俄罗斯“资本中心”投资公司与德国汉莎集团控股的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签订合同,购买12架波音757-200型二手大型客机,总金额1.08亿美元。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20/20/2/11d26a47b86g215.jpg
这次成功的合作在俄罗斯民航界引起了轰动效应,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客货运航空公司纷纷效仿“资本中心”投资公司的做法,或宣布购买西方飞机,或宣布租赁外国的飞机,来个“借鸡生蛋”。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这次空难中出事的波音飞机就是该航空公司从国外进口的“二手飞机”,该飞机出厂于1992年,并在中国的5家航空公司间转手过多次。
不久前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俄总理普京于9月9日对乌里杨诺夫斯克的“航星”工厂进行参观过程中公布,俄罗斯已经将非俄罗斯产的50以下座级飞机的进口关税降低了20%,为期时间是9个月,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此外,俄政府也正在酝酿大幅度降低对俄国内航空公司购置新飞机的进口关税,这也许会帮助俄各航空公司老板疼下决心,好好地更换一下那些老掉牙的“家底”。
机票只涨不跌
服务名存实亡
最近,俄罗斯老百姓都报怨国内的飞机票价格越来越贵、只涨不跌。本报记者在俄工作两年,很少有听到“打折票”的,即使偶尔遇到打折票,其打折的幅度与中国相比也是“沧海一粟”。曾经有一段时间,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垄断的莫斯科至俄国内的科拉斯诺亚尔斯克的航班机票价甚至比莫斯科至北京和莫斯科至东京的票价还高。而莫斯科至科拉斯诺亚尔斯克的飞行时间为4-5个小时,莫斯科至北京的飞机时间约为8小时。
俄航空业内人士称,“俄各航空公司没有打折票的主要原因是客流量不能达到‘打折的商业要求’。”该人士称,欧洲一个主要航空公司每年的客运量就达3700万人,而俄罗斯各航空公司在俄罗斯境内的全年客运量也才4500万人。该人士称,“没有客运量,也不可能有打折票。”http://186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20/20/3/11d26ad95f2g214.jpg
机票是只涨不跌,但俄各航空公司的服务却总也跟不上。据《共青团真理报》报道,这次空难发生后,俄罗斯境内各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空交通基本停滞,各航空公司都在“自检自查”,上百个航班被迫延误,延误时间超过24小时。上千名旅客不得不在各机场的候机室内坐着苦等。没有人接这些旅客提供食物,也没有人给这些旅客安排住宿的宾馆,而且各航空公司还拒绝退票。
俄各航空公司机票只涨不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航空油的“只跟涨、不跟跌”。自2007年11月起,俄罗斯航空燃油价格就开始疯涨。2008年6月初,莫斯科各机场燃油价格达到每吨1530美元,至6月中旬,俄罗斯航空煤油价格已经超过欧洲。为应对燃油涨价,许多航空公司不得不大幅提高机票价格。机票涨价可能导致旅客数量下降,而旅客数量下降将导致航班数量减少,收支就难以平衡,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俄罗斯是世界上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但让人不解的是,俄罗斯的航空油价格却是世界第一。普京总统不久前早对俄罗斯“世界上最贵”的航空油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十分严厉地说,“如果联邦反垄断局不采取措施抑制航空油价格上涨,我将做出调整人事的决定。”http://186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20/20/2/11d26a46ad5g215.jpg
不过,俄罗斯航空公司的业内人士还是无奈地对记者透露,“俄罗斯的航空油是跟着美欧等国际市场的油价而变动的。只不过,当国际市场油价上浮时,俄国内航空油的价格会在第一时间跟进。而当国际市场油价下跌时,俄国内航空油的价格却总是反应迟钝。”
强势垄断限制市场发展
俄媒体分析,俄航空业陷入“难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航空业的“垄断极为严重”。以这次空难事发的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公司为例。1998年,鲍里斯和亚历山大·阿布拉莫维奇开始掌管“克拉斯航空公司”。而实际上,这两个人于1995年就组建了“西伯利亚航空运输公司”,经营从科拉斯诺亚尔斯克至俄罗斯其他地区的航空客运业务。经过几年的经营后,“科拉斯诺亚尔斯克航空公司”已经收购了俄另一个地区的“鄂木斯克航空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不过,那时俄航空运输业的利润率较低,仅为5-7%。
2002年,鲍里斯和亚历山大·阿布拉莫维奇开始打造自己http://185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20/20/3/11d26ae2cfcg214.jpg的“航空帝国”,并开始着手与其他航空公司的并购业务。20044年,这两人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正式组建起一家由“克拉斯航空公司”(俄政府持股51%)、“多莫杰多沃航线航空公司”(俄政府持股50%)、“萨马拉航空公司”(俄政府持股40%)、“西伯利亚航空运输公司”、“鄂木斯克航空公司”5家航空公司组成的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这是俄罗斯第一家合并多个大型地区性航空公司而成立的民航企业,该公司主要运营西伯利亚和远东航线。2007年年5月2日,普京总统签署总统令,宣布完成联合航空公司股份改造,国有股份制的联合航空正式成立。目前,该集团共拥有110架各种型号的客机,员工人数达到7700人。
公司成立后,由于与俄政府各部门官员的特殊关系,该公司的效益一直不错。据俄罗斯航空署分析局局长潘杰列耶夫的话说,“一个航空公司要想挣钱,光有飞机和飞机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几条挣钱的好航线。”联合航空公司后就一直控制着俄国内的“黄金航线”,即莫斯科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至诺里尔斯克的航线专营权。曾一度传出消息说,俄罗斯航空公司和西伯利亚航空公司想参与这些航线的经营,但都被当地的机场以“没有技术能力接待这么多飞机”为由给拒绝了。可是,据知情http://181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20/20/2/11d26ad32d8g214.jpg者透露,这些机场实际上每天都有相近一半的机位“虚位以待”。
今年8月底,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又卷入误机风波。俄媒体称,由于该公司欠下的巨额燃料费,机场加油站拒绝向联合航空提供燃料,造成30余次航班严重推迟误点,数千人因此受到损失,其中近2000千人被困在莫斯科南郊多莫杰多沃机场超过一昼夜。
21日,俄罗斯民航管理局宣布,严禁联合航空公司预售冬季机票,限期公司解决拖欠燃料费用问题,否则有可能吊销公司营运执照。这就在实际上宣布了公司在11月份之前将被解散。但俄罗斯交通部方面的消息说,关于联合航空公司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最终决定。
但据俄媒体近日报道,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于2006年并购了负债的匈牙利国家航空公司——MALEV航空公司。而到2008年了,该公司不仅偿还了所有债务,而且还有盈余进帐。所以,有些俄罗斯媒体质问,“为什么可以在短期时间内振兴匈牙利航空业的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却因航空燃料价格上涨而无法把本国的旅客送回家?”http://183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9/20/20/3/11d26adae26g2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