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布什与梅德韦杰夫在刚刚结束的八国峰会上见面时笑得那么“阳光灿烂”、说得那么“山花烂漫”,但毕竟他们身后代表的两个国家的利益毕竟“大相径庭”,他们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毕竟“水火不容”。而在处理国家利益的分歧时,似乎仅靠美俄两国总统的私交还是远远不够的。
这不,正当这边布什和梅德韦杰夫在洞爷湖边握手寒暄、互相“赞赏有加”之时,那边,美国国务卿赖斯和捷克外长施瓦岑贝格在布拉格签署了《捷美反导雷达基地总协定》。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话说,“美捷签署反导协议清晰表明,美国推行欧洲反导系统的步骤进入新阶段。”
为了阻止美国人在自己家门口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可谓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脚”。去年12月底,俄总统普京亲自决定授予捷克总统克劳斯“普希金奖章”,希望借此表示让俄捷关系回到正常轨道的诚意。今年2月,波兰总理6年来首次访俄。当时,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与波兰总理图期克会谈并分别做其工作,希望双方通过对话解决任何问题。图斯克当时也表示,波俄关系的冷淡期已结束,波兰愿意在“反导”问题上听取俄的意见,并改善波俄关系。
“梅普组合”不久前顺利实现政权交接后,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又先后访问巴黎和柏林,分别做萨科齐和默克尔的工作,希望在“反导”问题上得到“老欧洲”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并有意通过“老欧洲”国家在关键时刻说服美国和“新欧洲”国家“迷途知返”。
为了说服美国人放弃这个对美俄关系未来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念头,俄罗斯可谓是“软硬兼施、锲而不舍”。从停止履行《欧洲常规力量条约》到“在必要的时候”中止《中导条约》,从普京2007年2月措辞强硬的慕尼黑讲话到梅德韦杰夫今年5月签署《欧洲安全新条约》的提议,俄罗斯为的就是让欧洲人看清“美国人的笑容背后的真实面目”、让欧洲人真正相信“美国的反导系统不会让欧洲更安全,反而让欧洲更危险”的简单道理。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并没有放弃说服美国人的任何一个时机,对美国人进行了“苦口婆心”地规劝。为了化解“反导危机”,美俄在半年之内举行了两次“2+2会谈”,两国的国防部长和外长坐在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但两次谈判均无果而终。为了帮助美国人找到一个“变通的法子”,普京先后提出了阿塞拜疆“替代方案”、与北约“共建方案”和派俄军事人员实地监督美国未来在东欧反导系统的“参与方案”。虽然,美俄两国偶尔在口头上就这些方案达成过某种“默契”,但一到关键时刻双方就都无法达成正式的书面共识。
从目前看,俄罗斯人的苦心和诚意似乎并未能够阻止美国人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的决心和步伐。小梅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表示,“俄罗斯对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及美捷签署反导协议感到极度失望。”不过,梅德韦杰夫同时也强调,“我们不会因为这个问题变得歇斯底里,而是会考虑回应措施。”
据悉,美捷反导协议还需要经过捷克议会的最终审议和批准,而据捷克第一副外长波贾7月9日透露,捷克议会最快可能会在2008年年底前批准此协议,而那时美国白宫的新主人已“水落石出”了,人们目前还不知道这个“反导”系统的最终命运如何呢?
尽管如此,俄军方和外交部门已预先做出了一系列的警告。俄副外长基斯利亚克10日在莫斯科对记者们说,捷美协议“并不是保障安全的最好办法”,俄方密切关注这是否将会成为最终决定。俄外交部也发表声明称,“毫无疑问,将美国的战略武器置于靠近俄领土的地方,可能被用来削弱我国的遏制潜力。可以理解,俄方在这种情况下将采取相应措施,以弥补潜在安全威胁造成的损失。但这不是我们的选择”。该声明称,一旦应当由捷克议会批准的美捷协议获得法律效力,并开始在俄边界附近部署美国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那么莫斯科将不得不以军事技术、而非外交手段予以回应。
对于梅德韦杰夫“极度的失望”,美方也同样表示了“失望”。美国国务卿赖斯7月10日在保加利亚首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对美国与捷克关于在捷克境内部署美国反导系统设施协定的反应“令人失望,尽管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她指出:“我与国防部长盖茨在加强信任方面实施了具体步骤。我希望俄罗斯能现实地认清来自伊朗的威胁。”赖斯补充说,“两国正在结成友好关系”。
美俄都说失望!真不知道,到底是谁让谁失望?但我们知道的是,“反导”问题为本已十分复杂的美俄关系平添了许多“麻烦”,而俄罗斯人今后无疑还要继续被美国人的“反导”弄得比较“烦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