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12月2日的俄罗斯第五届杜马选举还剩两周时间。不过,此间分析人士指出,这个“俄国内民众似乎不太关注,而西方国家似乎特别关注”的选举可能会因一些西方“国际选举观察员”的缺席,而显得没有其他独联体国家选举那样的热闹和喧嚣。
“你不来,我遗憾”
11月16日,一直对“观察和监督”独联体国家各类选举“情有独钟”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正式对外宣布,该组织决定取消对俄杜马选举的监督,其原因是该组织部分选举观察员的赴俄签证申请受到俄方的“延误和限制”。欧安组织负责选举监督的民主制度与人权办公室从华沙总部对外发出的电子邮件说:“尽管我们反复努力,为民主制度与人权办公室专家和观察员获取进入俄罗斯联邦的签证,但入境签证申请仍然连续遭到拒绝。”这封邮件说:“非常遗憾……在这些情况下,本组织无法履行监督任务。”一名西方外交官说,“全完了,他们取消了整个计划。”
在某些西方人士的逻辑思维中,“没有观察就没有发言权”。近几年,欧安组织总是执着地向独联体各国的总统或议会选举派驻“国际选举观察员”,这已是美欧了解独联体国家选举、影响选情、操控舆论的定式。美欧派出的“国际选举观察员”对选举过程的总体结论和最终评判直接影响国际舆论和各国政府的立场。
对此,克里姆林宫发言人称,“作为欧安组织成员国之一,俄完全遵守了自己的义务。实际上,欧安组织的监督团并未受到限制,签证只不过是技术问题,很难说有任何违规行为”。俄中央选举委员会也马上发表声明称,“欧安组织选举观察员拒绝参加俄杜马选举不会影响选举的民主和公正性,俄方对欧安组织的这一决定表示遗憾。”这样,争执多日的俄欧“观察员事件”终于以“欧安组织观察员的缺席”而暂时告一段落。显然,这件事儿将为本来就不太顺利的俄欧关系添堵。
“你不来,我坦然”
但这次欧安组织“选举观察员”却在俄罗斯“碰壁”了。首先,俄方此次大幅度削减了欧安组织“选举观察员团”的规模,把人数从2003年杜马选举时的400名欧安组织选举观察员砍到此次的70人。这让欧安组织“心里很不舒服”,称俄此次对国际观察员的人数限制是“史无前例”的。其次,俄罗斯给这些观察员设定的观察期也比住次更短。此外,俄又对部分欧安组织的选举观察员“百般审查”,这一系列的举动让欧安组织更加不痛快了。
对此,美国称俄罗斯对观察员人数的限制是一种倒退。美国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当晚就评论说:“美国对俄罗斯方面的这项决定深感不安和失望。缩减国际观察员数量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将更严密地监控选举进程。毫无疑问,我们还要同俄罗斯方面继续讨论这一问题。”而俄罗斯则反唇相讥称,“美国在自己举行大选时也限制国际观察员的人数,而且美国没有认识到俄罗斯是一个拥有自己的民主政治的主权国家。”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丘罗夫在11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俄方将邀请330多名国际观察员参加杜马选举活动,中选委已于当天向俄外交部转交了国际观察员的资格卡。丘罗夫介绍称,被邀请的观察员将有约70名来自欧安组织民主制度与人权办公室,约70名来自独联体执行委员会。此外,还将邀请欧安组织议会大会、欧洲委员会议会大会、独联体议会大会、上海合作组织及其他议会组织各30名观察员。
针对西方国家有关“选举观察员人数过少可能会影响选举的公平性”的担心,丘罗夫称,外界对于俄罗斯大幅减少国际选举观察员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在12月的大选中,较少的观察员也可以保证公平。丘罗夫反问道,“请告诉我,哪部俄罗斯或者国际条文中写着,选举的合法性取决于国际观察员的人数?”
丘罗夫强调,“观察工作是否会遇到阻碍并不取决于人数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他们的准备工作。”
丘罗夫还说,“国际观察员们往往有一个通病,他们喜欢在选举期间发表评论或者预测选举结果。然而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在选举结束前是禁止发表任何关于选举的评论的。但是由于国际观察员拥有豁免权,所以常常置选举国的法律于不顾。俄罗斯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不来,我也行”
据俄媒体报道称,1995年的俄杜马选举邀请了61个国家的993名观察员,其中434名来自欧盟国家;1999年的杜马选举邀请了58个国家的1185名观察员,欧盟观察员近半;2003年那次则邀请了49个国家和105个国际组织的1200名观察员,其中有500人来自欧盟国家。
丘罗夫说,“俄已提供了完整的各党派候选人名单以及选区地图,以方便观察员进行准备。一个合格的观察员同常可以在一个选举日内观察20个投票点。我们给观察员的选区地图是很有用的,观察团需要从中挑选出他们想去的地区。”
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发言人鲍里索夫解释说,对俄罗斯而言,300~400名国际观察员已经足以对俄罗斯的议会选举情况做出正确评估。他表示,在信息与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事实上,有50~100位专业人士就完全能够胜任对选举的监督。俄之所以还邀请这么多观察员,是应欧安组织“改进选举、保证民主”的要求。
鲍里索强调,俄没有必要邀请一个“选举观察军”来,因为俄选举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完善的选举体系之一。更何况我们有权选择邀请谁、不邀请谁”。他说,俄此次即将邀请的观察员人数不比“所谓的民主国家”邀请得少,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在选举时也无一不是严格控制国际观察员的人数。而且它们还明确规定“观察员可以去哪儿、不可以去哪儿,以及什么能看、什么不能看”。
“但俄罗斯对国际社会是开放的,我们也没有什么需要隐藏的。”
据本报记者从俄中央选举委员会了解到的情况,直到目前为止,到俄中选委注册准备采访此次选举的俄国内记者已达1076人,其中电台媒体14家、纸质媒体32家、电视台17家、通讯社18家。而到俄中选委注册准备采访此次选举的外国记者也已达353人,其中电台媒体16家、纸质媒体26家、电视台44家、通讯社18家。为了尽可能到满足记者的要求,俄中选委将注册的截止日期从11月14日又延长至11月2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