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方差分析法(mean-variance
analysis)是投资组合理论奠基人马科维茨的主要贡献,核心理念就是对投资的回报和风险进行量化,并找出最优的资产组合(optimal
or efficient
portfolio)。具体而言,就是使用均值、方差、协方差对投资组合的风险回报情况进行分析。
对于单项资产而言,均值(过去的均值或未来的预期值expected
value)体现了资产的回报,方差(或其平方根标准差)则体现了风险。在投资组合中引入协方差,体现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对整体风险的影响。
为了简化分析,此方法包括了几项前提假设:
1)所有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也就是说,指定风险下要求最大收益,指定受益情况下争取最小风险,但是这并不表示所有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一样,比如,老年人可能争取稳健收益,倾向低风险投资,年轻人则相反。但上面整体原则不变,每个投资者都是某种程度上的风险厌恶者。
2)statistical
inputs(Expected return/variance/covariance)都是已知的。
3)组合投资者仅根据上述三项输入做决策。
4)没有税收和交易成本。(把资者同质化,不存在税收优惠之类的考虑)
两项或三项资产的组合变量计算(考试范围)
1)预期回报(expected
return)
E(Rp)=w1*E(R1)+w2*E(R2) E(Rp)=w1*E(R1)+w2*E(R2)+w3*E(R3)
2)方差体现风险(关注协方差)
σp^2=w1^2*σ1^2+w2^2*σ2^2+2w1w2Cov1,2
(Cov1,2=2*σ1*σ2*ρ1,2)
σp^2=w1^2*σ1^2+w2^2*σ2^2+w3^2*σ3^2+2w1w2Cov1,2+2w1w3Cov1,3+2w2w3Cov2,3
在考虑多项资产的组合时,达到同一预期收益可能的组合有很多种,风险厌恶者将选取风险最小的组合(最小方差组合),这样的组合(不同预期收益)放到一起,就形成了最小方差边界(minimum
variance
frontier)(限制条件:预期值、权重之和为1)。这样形成如下图形:
>
在上面形成的最小方差边界中,有一部分是无效的,因为同一风险情况下,有更加高回报的组合可以选择,因此,有效边界(efficient
frontier)就是全球最小方差组合global minimum variance
portfolio(上图最左边的一点)上方的部分。这样,选择组合的程序就很简单了,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厌恶程度,选择有效边界上的一点,即确定了组合中各类资产的权重。
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对每项资产的预期值是随着时间变化的,由此有效边界的位置也会随时间变化,而且,在资产种类很多的时候,计算相当复杂。
多样化(diversification)为什么能分散投资风险呢?
回顾一下方差的公式,答案就很清楚了,在相关系数不为1的时候,组合的标准差总是小于各项资产标准差相应权重的和。但是,多样化的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资产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小,多样化收益越大。(方差越小)
第二,资产数目越多,多样化收益越大,但加速度越来越慢,越来越接近整个市场的风险。(也就是多样化效果越来越小,这也是投资基金一般不会选取整个市场,而是选取几十只股票进行组合的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