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

标签:
运动健身生命健康 |
分类: 威莱日记 |
有时想想很有意思,在国内时,尽管总是嚷嚷说要锻炼,可是很少付诸实施;好不容易出去了一趟,结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健身永远是个话题,但不太可能成为每日实践的必修课。
来到了加拿大,健身也还是个永远的话题。无论男女老幼,兴趣与爱好如何不一样,户外运动成了大家最共同一致可以无限交流的主题。大家上班的休息时间,也总是围绕着下班后去哪里玩(不是泡吧吃饭的那种玩法,而是去哪里露营爬山、和孩子一起去参加什么球赛或游泳班或马拉松合家欢比赛等玩法)这类主题转;谈的兴起的同事们,还经常一起交换戒烟后食谱的改动和增加健身运动量的效果;我们这些从来不吸烟的人呢,则会一起兴致勃勃讨论哪种健身方式更好玩更有趣更有新意...
我们公司其实还不算是最热衷于宣传健身的单位,原来在卡城上班的那个地方,宣传健身和减肥注意事项的种种图片与标语比比皆是,当时很搞笑,同事一见面就问:你今天走了多少步?--别奇怪,皆因当时加拿大医生协会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建议每人每天至少走一万步(如果你跑不动的话),所以大家就拿这个来做见面的问候语了,就跟北方有的城市见面就问“你吃了吗”一样简单平常。
公司里胖人很少(胖的基本上都是身体有问题医生规定不能乱动的筒子,例如做过关节手术的、心血管病患者等),余下的人都很fit!至于瘦人嘛,零!-- 在加拿大,你说他们瘦,大部分人会不高兴,因为“瘦”是不健康的代名词。要夸身材好的人,别说“thin”请说“fit”,因为“keep fit”是所有人的终极目标,瘦和胖都是他们不想要的结果;如果想要更褒义的词,最好说完“fit”之后“look so hot”,说了这个词后,他/她一定心花怒放、笑逐颜开,呵呵。
公司里很多同事别看年纪不小,可是一样出门和孩子一起跳健身操跑步、样样全能 -- 举例说S同事吧,她认为身为父母,有责任有义务要做好生活榜样给孩子 --所以她带着三个女儿(最大26岁,已经有孩子了,所以带上老公和婴儿一起出动;最小的17岁,带着男朋友参加)每个星期至少搞两到三次的合家欢健身运动,哈哈,很有意思。别看她已经有孙女儿了,可是和三个女儿走在一起,除了脸上皱纹多一点,运动时看身材、肌肉线条细腻完美、没有年龄差别。难怪加拿大的人均寿命很高,很多老人家过了70岁甚至80岁都还没有退休,一样精力充沛地上班跑步周游列国,充分印证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
当有人心情不好、或上班时感觉疲倦、压力很大时,大家的讨论结果都和医生说的差不多:一定是最近运动的太少导致的,下了班后要去跑动跑动;或者是,可能运动量不够,要去问一下我的健身顾问,是不是要增加某方面的特别训练等等。当然,也偶尔会有人发牢骚的,但是,很少会有人响应同事发的牢骚--大家都会很注意地听着他的牢骚,然后表示一下同情,就把话题转移到愉快的户外活动去了,相约下班后去哪哪哪打高尔夫、或某某健身项目、或去那里露营钓鱼等等。
根据医生推荐,运动健身时体内分泌的多酚,会让人心情愉快、思想积极。以前有点将信将疑,现在身体力行后,发觉确实有效,而且还上瘾了...据说这种人体分泌的物质确实会让人成瘾,呵呵,不过这和上网成瘾、毒品成瘾的那种恶瘾大不相同,这是“健康之瘾”。
以前下了班,坐在家里,就会很困很困,常常忍不住想睡一觉再说;现在是下了班,在家里坐了一会儿,就浑身不舒服,换上衣服,出门跑了一圈后,顿时心情舒畅、精力充沛了。
(附图:我每天户外跑步时的必经之道)
还有一个在国内养成的坏习惯也改掉了--午睡。由于午饭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如果要打个盹也不是没可能,但是我的医生极力反对,认为午饭后觉得困是因为午饭 吃的太饱的原因,如果午睡,反而对身体不好;因此不应吃的太饱,此外饭后如有时间,应当周围走走、利用散步进行适当的休息活动,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实施以后,感觉很棒,下午上班时精神更家饱满了。睡眠时间也根据医生推荐改成每天七小时了,不再过度睡眠(过度睡眠会让你感觉更疲倦)。
我们有个同事的老婆更厉害,中午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她拿来和老公或同事一起跑步半小时,然后淋浴、午餐,一小时后神采奕奕地回到单位继续上班。不过现在午饭时间用来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镇上有的健身中心还特地地开设了午间瑜伽班、午间健身班,用短小精悍的半小时项目来满足大家的运动需求。
经过这一轮时间的调整,生物钟与生活习惯给了我很好的反馈,正计划着进一步挑战自己,在冬天时候也和大家一起跑步去。当然了,我进行的每一项运动,都是在家庭医生的咨询管理下进行的。每半年做一次体检,医生会根据体检的结果给出不同的反馈与建议,把我的健身计划进行到底~!
人生短暂,一寸光阴一寸金。如果你还坐在家里沉迷在网络或电视节目里,不愿意走出门去,那就是在浪费生命、进行慢性自杀啊!朋友,与其坐着想、不如起来行,马上开始你的计划、运动起来吧!
来到了加拿大,健身也还是个永远的话题。无论男女老幼,兴趣与爱好如何不一样,户外运动成了大家最共同一致可以无限交流的主题。大家上班的休息时间,也总是围绕着下班后去哪里玩(不是泡吧吃饭的那种玩法,而是去哪里露营爬山、和孩子一起去参加什么球赛或游泳班或马拉松合家欢比赛等玩法)这类主题转;谈的兴起的同事们,还经常一起交换戒烟后食谱的改动和增加健身运动量的效果;我们这些从来不吸烟的人呢,则会一起兴致勃勃讨论哪种健身方式更好玩更有趣更有新意...
我们公司其实还不算是最热衷于宣传健身的单位,原来在卡城上班的那个地方,宣传健身和减肥注意事项的种种图片与标语比比皆是,当时很搞笑,同事一见面就问:你今天走了多少步?--别奇怪,皆因当时加拿大医生协会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建议每人每天至少走一万步(如果你跑不动的话),所以大家就拿这个来做见面的问候语了,就跟北方有的城市见面就问“你吃了吗”一样简单平常。
公司里胖人很少(胖的基本上都是身体有问题医生规定不能乱动的筒子,例如做过关节手术的、心血管病患者等),余下的人都很fit!至于瘦人嘛,零!-- 在加拿大,你说他们瘦,大部分人会不高兴,因为“瘦”是不健康的代名词。要夸身材好的人,别说“thin”请说“fit”,因为“keep fit”是所有人的终极目标,瘦和胖都是他们不想要的结果;如果想要更褒义的词,最好说完“fit”之后“look so hot”,说了这个词后,他/她一定心花怒放、笑逐颜开,呵呵。
公司里很多同事别看年纪不小,可是一样出门和孩子一起跳健身操跑步、样样全能 -- 举例说S同事吧,她认为身为父母,有责任有义务要做好生活榜样给孩子 --所以她带着三个女儿(最大26岁,已经有孩子了,所以带上老公和婴儿一起出动;最小的17岁,带着男朋友参加)每个星期至少搞两到三次的合家欢健身运动,哈哈,很有意思。别看她已经有孙女儿了,可是和三个女儿走在一起,除了脸上皱纹多一点,运动时看身材、肌肉线条细腻完美、没有年龄差别。难怪加拿大的人均寿命很高,很多老人家过了70岁甚至80岁都还没有退休,一样精力充沛地上班跑步周游列国,充分印证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
当有人心情不好、或上班时感觉疲倦、压力很大时,大家的讨论结果都和医生说的差不多:一定是最近运动的太少导致的,下了班后要去跑动跑动;或者是,可能运动量不够,要去问一下我的健身顾问,是不是要增加某方面的特别训练等等。当然,也偶尔会有人发牢骚的,但是,很少会有人响应同事发的牢骚--大家都会很注意地听着他的牢骚,然后表示一下同情,就把话题转移到愉快的户外活动去了,相约下班后去哪哪哪打高尔夫、或某某健身项目、或去那里露营钓鱼等等。
根据医生推荐,运动健身时体内分泌的多酚,会让人心情愉快、思想积极。以前有点将信将疑,现在身体力行后,发觉确实有效,而且还上瘾了...据说这种人体分泌的物质确实会让人成瘾,呵呵,不过这和上网成瘾、毒品成瘾的那种恶瘾大不相同,这是“健康之瘾”。

以前下了班,坐在家里,就会很困很困,常常忍不住想睡一觉再说;现在是下了班,在家里坐了一会儿,就浑身不舒服,换上衣服,出门跑了一圈后,顿时心情舒畅、精力充沛了。

(附图:我每天户外跑步时的必经之道)
还有一个在国内养成的坏习惯也改掉了--午睡。由于午饭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如果要打个盹也不是没可能,但是我的医生极力反对,认为午饭后觉得困是因为午饭 吃的太饱的原因,如果午睡,反而对身体不好;因此不应吃的太饱,此外饭后如有时间,应当周围走走、利用散步进行适当的休息活动,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实施以后,感觉很棒,下午上班时精神更家饱满了。睡眠时间也根据医生推荐改成每天七小时了,不再过度睡眠(过度睡眠会让你感觉更疲倦)。
我们有个同事的老婆更厉害,中午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她拿来和老公或同事一起跑步半小时,然后淋浴、午餐,一小时后神采奕奕地回到单位继续上班。不过现在午饭时间用来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镇上有的健身中心还特地地开设了午间瑜伽班、午间健身班,用短小精悍的半小时项目来满足大家的运动需求。
经过这一轮时间的调整,生物钟与生活习惯给了我很好的反馈,正计划着进一步挑战自己,在冬天时候也和大家一起跑步去。当然了,我进行的每一项运动,都是在家庭医生的咨询管理下进行的。每半年做一次体检,医生会根据体检的结果给出不同的反馈与建议,把我的健身计划进行到底~!
人生短暂,一寸光阴一寸金。如果你还坐在家里沉迷在网络或电视节目里,不愿意走出门去,那就是在浪费生命、进行慢性自杀啊!朋友,与其坐着想、不如起来行,马上开始你的计划、运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