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
感受“摩梭风情”
亲历“走婚”习俗
我谢过了热情的“阿妈”,继续前行,依旧是边看边拍摄这美丽的湖光景色。
走马观花中,我发现这湖边的村寨没有一幢现代化的建筑,但都是颇具民族特色的木制二三层小木楼,且建造得各具特色。走在街道上就会看到很多别致寓意深刻的招牌,如“湖思茶室”、“女儿国”、“摩梭园”、“摩梭风情园”、“摩梭世家”、“摩梭伊甸园”、“神女楼”、“行者屋”、“花楼园”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供旅游者居住、购物、品茶的多功能旅舍,好像没有直白的“饭店”、“小吃店”、“旅馆”之类的招牌。旅舍的阳台大多数朝着湖面。有的旅舍比较大,能停下两辆大型旅游客车。

图解:20030414泸沽湖落水村旁的摩梭园

图解:20030414泸沽湖落水村旁的摩梭园
我注意到在一条巷子有个招牌,上方写着“摩梭风情园”,下方有一行小字“欢迎家访”,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正在往里张望的时候,有一位身着漂亮摩梭人民族服饰的姑娘向我招招手,我一看左右没人,那肯定是叫我呢,我立即走了进去。她笑了笑说,“第一次到泸沽湖吧?”
我说,“对啊。”
她自我介绍说,“我们是专门接待旅游者进行民俗家访活动的。我首先给你介绍摩梭人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她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
我趁她停顿的当儿,插了一句,“你们收费吗?”
她灿然一笑,“请放心,全部免费。”
“你是这儿的头儿?”
“目前我负责。”

图解:20030414泸沽湖落水村“摩梭风情园”临时负责人
其间,她听说我还没有吃饭,就马上端来一碗白米饭,上面有几片菜叶,但有10多片像腊肉一样的猪肉(后来得知那就是书本上说的“猪膘肉”),我边吃边听她接着讲。
她说,“摩梭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大家庭还保有显赫牢固的地位。母系家庭由母系长者‘母祖’主持家政。家庭成员只有女儿,而儿子对于甥男女来说则为‘舅舅’。儿女的婚姻生活采取女方住居的走访婚制,当地称为‘走婚’,又称‘阿夏’(阿注)婚。‘阿夏’即‘朋友’、‘共宿者’的意思。一个‘走’十分贴切:男方每临深夜,即到女‘阿夏’家留宿,黎明前归去,形成‘暮合晨离’的特殊景观。摩梭人‘走婚’天亮前男子必须离开女方家,那女子情深意切,不忍割舍离别的分分秒秒,木楞房里昼夜不熄的火塘边流淌出女子幽怨、婉约的歌声,大意是‘阿哥哟,阿哥哟/月亮才到西山头/你何须慌慌地走/火塘是这样的温暖/我是这样的温柔/人世茫茫难相爱/相爱就该到永久/啊/哥/你离开阿妹走他乡/只有忧愁’……
图解:20040928男人一般晚上回来住,一早就离开
“摩梭人的婚恋观与各个民族都是一样的,但多年以来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特点,这说起来话长了。你要了解可以到一些书店里买几本书看看,慢慢体会吧……
“为什么说非要让你坐的那个位置?因为那是接待尊贵客人的位子。我的这个位置,客人是绝对不能坐的。这里一般是祖母坐的……”。
她详尽的给我介绍了摩梭人的“火塘”为什么不能熄灭、摩梭人的生活习俗、摩梭人的一些规矩、摩梭人最喜欢吃的猪膘肉等等。她讲了很多,使我很快的了解了到摩梭人聚居区居住、问讯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她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我怀疑她不是这里的人,更不是摩梭人,“你是哪里的人呢?怎么普通话讲得那么好?”

图解:20030414泸沽湖落水村“摩梭风情园”里给客人表演的姑娘们
她说,“我不是本地人,我是桂林人。到这里办旅游的,但那些姑娘可都是摩梭姑娘呀……”。
我说,“能否带我参观一下?”
她说,“没问题,跟我来。”
我们一起从祖母屋出来,看见院子里站着七八个身穿摩梭人民族服饰的姑娘,我立即提出能否给她们照相,同时不忘问,“要钱吗?”
“不要钱。”
由于她们穿戴着民族服饰甚为鲜艳,拍摄出来的视觉效果一定非常好,我就端起相机分别给她们照了四五十张照片,还与她们分别合影了。

图解:20030414泸沽湖落水村“摩梭风情园”里给客人表演的姑娘们
刚开始给她们拍照的时候,她们还不好意思的;后来,她们看见一张张照片回放中自己的形象,她们高兴的笑着、嚷着,纷纷要求再来一张,临了她们还嘱咐我要想办法给她们寄来。后来再照的时候她们的表情也生动、自然起来,加上有民族服饰衬托,姑娘们真的很漂亮。
她们这群姑娘的头儿(为了叙述方便,下面我暂且称她为“导演”吧),招呼着姑娘们,“来来,叫客人到上面的‘花楼’里去……”。
姑娘们立即拥着我走上楼去。其中一个姑娘挑开门帘,我一步跨了进去,只见屋里铺着花色地毯,墙上有挂毯,地上按照摩梭人的习俗摆好了一张很低矮的长条桌,上面摆放着八个酒杯等银制器物。

图解:20030414泸沽湖落水村“摩梭风情园”里供给客人表演“走婚”仪式的道具
“导演”说,“下面给你表演摩梭人的‘走婚’仪式,需要你的配合。你当新郎,那个姑娘当新娘。怎么样?”
我正求之不得、急不可待的想体验摩梭人的婚礼形式。
我曾多次到一些民族聚居区走访,像苗族、布依族、土族、傣族、壮族等民族的婚礼表演我都参加过——我穿上这些民族的传统服饰,伴成新郎与表演新娘的姑娘一起表演这些民族男女青年结婚的过程,这当中不仅使我体验了这些民族与汉族不同形式的婚礼,还和表演这些民族婚礼的姑娘合影留念(当然最后还是要付一点小费的),每一次我都有新鲜的感受。这次摩梭人婚礼表演也不例外。
“导演”叫姑娘们给我穿上摩梭人的传统民族服饰,头上戴着毡帽,可我穿的时候,姑娘们笑的合不拢嘴,因为他们那些供游客穿的衣服在我的魁伟身上显得那么短小,怎么看都像马夹。

图解:20030414泸沽湖落水村“摩梭风情园”里供给客人表演“走婚”仪式的道具
我盘腿坐在矮桌前,举起酒杯,听姑娘唱着情歌(一句也听不懂,后来“导演”翻译过来的大意是姑娘看上了你,你要留下来等等)。其间,我感觉姑娘的手指在我的手心部位好像是掐我的感觉,我也不明真相的掐了掐她的手心。然后和唱情歌的姑娘喝交杯酒,最后姑娘悄悄的在我的耳边说着什么(“导演”后来告诉我,按照摩梭人的习俗,如果你看上了她,你就抠抠她的手掌心,姑娘要是看上了你,她也会在你的手掌心抠抠你,这样你们表明相爱了。以后的来往中,姑娘会告诉你要‘走婚’的暗号。为什么要有暗示,因为你看上了我们漂亮的姑娘,别的小伙子也看上了,如果他们来捣乱,没有暗示怎么行呢?啊,我明白了这当中为什么姑娘总有小动作,原来是这样。摩梭姑娘真是够主动的。好浪漫啊)。当然,这是表演,有些程序简化了。在实际生活中,摩梭青年男女相恋、相爱,直致“走婚”有很多的礼节
在“导演”的安排下,我掀开了挂在墙上的一面挂毯,那就是我与摩梭人“走婚”的“暗道”。我想起了姑娘刚才在我耳边说的话,就敲了三下窗,姑娘把窗打开。我一步跨了进去。
这时“导演”开玩笑的说,“你还挺熟练的,是不是经常这样和姑娘幽会吧。”

图解:20030414泸沽湖落水村“摩梭风情园”里给客人表演的姑娘们
她的话逗得姑娘们都笑了。
我说,“嗨,这不跟跨栏一样吗。我可是健将身材哦。唉,这要是真的就好了,那我可就破窗而入了……”。
房间里充满了姑娘们的笑声。
我进入房间,“导演”说,“这就是和你心爱的姑娘过夜的地方。”
我环顾四周,这表演的地方真的简陋,除了两张床,什么都没有。
“怎么两张床?”
“导演”说,“应该是一张床。这不是表演吗,等你们走了,姑娘们要在这个房间里休息,所以多摆了一张床,省得搬来搬去的……怎么样,姑娘的表演你满意吗?”
“非常满意!”我心里说,这么漂亮、丰满的摩梭姑娘站在你的身边,完全的配合你表演,怎么会不满意呢?要是真的更满意呢。尽管心里想着,可表情上已经显露出来了,脸红的到耳根了。

图解:20030414泸沽湖落水村“摩梭风情园”里给客人表演的姑娘们

图解:20030414图为专门和我一起表演“走婚”姑娘
真是浪漫的摩梭人婚礼。
表演结束了,我按照规矩,塞给配合我表演的姑娘100元。
姑娘说,“太多了!”她不敢接。
我说,“这是给你们大家的,谢谢你们的表演。我太高兴了!”
出了门,别人告诉我,“你给的确实太多了,一般最多给50元。”
我说,“一是口袋里没有零钱,二是我今天高兴嘛。”
也许是淡季,也许是这里的生活水平很低,住宿一晚才10元,吃顿饭也就几元,十几元。可这次表演太难得了。关键是拍了那么多的片子,值啊!(待续)
(更多照片详见我的“独眼看世界·云南”相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