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雨过后期待艳阳天

(2015-06-29 08:07:31)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杂谈

梅雨过后期待艳阳天

梅雨过后期待艳阳天

611日晚,笔者在博文《股市在等待最后一个傻瓜的凑齐吗》中写道,“目前的中国股市不是估值、晴雨表而能描述,更多是人性的舞台:无知、希望、贪婪、恐慌将是后面演出的主角,并轮番推动着市场的演绎。当年还没有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也没有融资融券等高杠杆产品,而今这些做空工具都已齐备,就等待最后一个傻瓜凑齐。”结果一语成谶,过去的两周沪深股市出现了高达20%的跌幅,很多市场人士高呼“蛮牛”变“疯熊”,建议投资者赶紧离场。

每天都有很多分析师在预判行情,似乎在为投资者指点股市迷津,但他们说的有多少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话,恐怕连自己都说不清。周末央行定向降准和降息“双管齐下”,想必让不少勤快的分析师赶紧重起炉灶修改周五“挑灯夜战”写下的看空研报,而机构销售队伍也忙着组织电话会议,邀请专家点评。其实,有准备的投资者大可不必为周末报刊上那些危言耸听的分析评论而焦虑不安,也无需理会最近新闻报道中的悲观预测言论。在股市中总会有让人惊喜的意外发现,专业机构投资者同样会忽视一些好公司的股票,当市场的下跌给你提供了更好的买入价格,积极买入并耐心持有,时间就会站在你这一边,持有的时间越长,赚钱的机会就越大。

梅雨过后期待艳阳天

过去一年股市大涨的直接原因,无非是资金推动,至于资金为啥要蜂拥入市,有多重因素。跌得多了涨,涨得多了跌,本就是股市规律。2008年至2014年持续6年多的熊市,已经让几乎所有人都丧失了信心,也与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国际股市表现截然不同。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波行情的启动与管理层多年来做的一些铺垫,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有很大关系,而低迷了多年的股市被资金推动起来之后,犹如干柴碰到烈火,就越烧越旺。

笔者关注了投资者保护基金每周公布的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数据,2012年至20146月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一直都是6千亿左右的存量;7月至10月增加了2千亿;11月沪港通启动至今年6月,增加到3万亿左右。除此之外,新发行基金和各种融资配资交易也为股市上涨提供了充分的弹药。按照我的研究,这些新增资金可以支持10多万亿的自由流通市值。当然,股市本就是资金和筹码的博弈,新股发行、上市公司再融资、重要股东的套现以及市场交易成本,是消耗资金的各种力量,过去12个月上述因素已消耗资金近2万亿,而资金的洪水也会水涨水落。近期行情之所以快速杀跌,融资盘的平仓和基民们的赎回是重要推手,股市本身巨大的涨幅也有获利回吐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就此由牛走熊。

笔者早在去年初就看好A股将有一波长达3-4年的牛市行情,并与专研股市周期理论20余载的天体物理研究学者毕建国老师进行过多次交流。虽然我不能获知他理论的精髓,但也把他的观点写在一篇杂文里,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发表在去年8月的《文汇报》财经专栏http://whb.news365.com.cn/jjgc/201408/t20140810_1202442.html

牛市之路还很漫长,但中间不无曲折蜿蜒,就像最近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的阴雨过后可以期待艳阳天。天气冷暖无常,毕竟是可预测的,而且随着科技日益发达,卫星和计算机的功能提升,预测准确度明显提高。股市的预测准确度却一直不高,更有学术派人士指出市场是“不可测”的,认为指数化投资是惟一有效的股市生存法则。

梅雨过后期待艳阳天

笔者认为,贪婪和恐惧永远是投资的大敌,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行情上涨、资产增值而喜形于色;也不以指数下跌、财富缩水而悲于言表。普通投资者很难适时掌握正确的投资时点,常常可能是在市场高点买入,在市场低点卖出。采用类似基金定投方式可以平滑投资成本,当股市盘整或下跌的时候定期定额分批承接可以越买越便宜,股市回升后的投资报酬率也胜过单笔投资。对于中国股市而言,长期看应是震荡上升的趋势,选择一些估值合理的公司或者ETF定投非常适合长期理财计划。

春秋时候的杞国有个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显然天是塌不下来的,股市也一样,我们大可以安心。(本文发表于2015年6月29日《上海证券报》,因版面关系略有删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