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日债违约不是债券市场的末日

(2014-03-10 18:06:06)
标签:

违约

财经

分类: 债市经纬

超日债违约不是债券市场的末日

张 崎

本周中国债券市场出现了第一例实质性违约,*ST超日周二晚间公告称,“11 超日债”应于37日支付的第二期利息8980万难以全额兑付,只落实400万元。受此影响,此后几个交易日债券市场风声鹤唳,一些低信用等级的、预计亏损的公司债都出现了明显下挫。

超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将“努力筹措资金,延期支付剩余利息,并根据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承担延期支付的应付利息和罚息,积极配合债券受托管理人处置本期债券的担保物”。超日债的主承销商和受托管理人中信建投也发布公告,表示将代表债券持有人向发行人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其承担逾期付息的违约责任,并督促发行人尽快筹集、落实本次拟延期支付的利息以及履行各项违约补救措施,积极寻找、接洽潜在的资产收购方,继续督促回收应收账款,维护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笔者一直认为,在企业还能持续经营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融资途径筹措资金还本付息是上市公司的义务。发行人一旦选择违约,直接后果就是企业信用丧失,而债券持有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公司破产偿债。只有在企业穷尽了一切融资手段都无法偿债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这条路,即使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债券持有人还可以参与企业的破产重整,存在债转股、拍卖资产等各种债务清偿手段,不至血本无归。

去年以来一直有关于债券违约的“鬼故事”在市场上流传,但当违约真的来临之际,还是有点出人意料。*ST超日上市不过3年多就连续亏损,将发行股票和债券募集的30多亿资金消耗殆尽,并欠下20多亿银行贷款,如今股票面临暂停上市,债券无法支付利息,这在中国证券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当然超日债违约并不是债券市场的末日,而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目前债券市场上还有一些公司债可能因发行主体连续两年亏损而暂停上市,流动性风险值得关注。即便有些公司债暂无停牌之忧,但如果公司经营情况不佳,现金非常困难,是否也会“有样学样”,搞出个延期支付?监管机构面对债券市场出现的新问题,将采取何种措施来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在超日债发行上市和后续交易过程中,相关各方有没有违法违规的行为?投资者又该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短期冲击过后,相信债券市场便宜货“俯拾皆是”,投资者不妨在税后到期收益率超过10%的品种里面精选一些市价90元以下、距离到期日或回售日3年以内的中短期品种,首选信用等级AA以上或具有第三方担保的债券。长远来看,在低位买入债券往往都是赚钱的,只要债券不出现违约,买入的价格越低,未来的收益就越大。(本文发表于2014年3月9日《文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