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有望出现“暖冬”

(2012-12-17 08:37:27)
标签:

暖冬

财经

分类: 股市杂谈

股市有望出现“暖冬”

这两天上海气温突然回升,颇有“暖冬”的意思,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非常舒服,让人恍惚间感觉到春天的脚步。

股市近期也明显回暖,上证综指最低下探1949点“建国底”后持续回升,周五更是出现近百点的长阳和年内最大单日升幅,成交量也显著放大。前期看空的分析师现在忙不迭地修正观点,而开了不久的券商年会策略观点言犹在耳、预测报告墨迹未干,即有再度沦为笑柄的危险。

笔者在本栏撰文《底部》以后,市场出现较大上涨行情,倒不是未卜先知,而是基于一些常识判断。当时笔者指出,市场具备了大多数的底部特征:累计相当大的跌幅、调整相当长的时间、萎靡的成交量、悲观的市场舆论、管理层持续的救市措施、新股事实上的暂停发行。还有一个信号值得关注,中国股市再次“熊冠全球”,即便连深处危机泥沼的西班牙、希腊等股市今年都有不错的表现,而我们国家的经济正在逐步探底回稳,市场没有理由一直低迷下去。

事实上,近期包括QFIIRQFII在内的境外投资机构不断增加A股的配置,买入了相当多的低市盈率、高分红收益率的股票;而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在增持股票,限售股解禁抛售的数量显著减少。

短期来看,供求关系的改变会对股市的运行趋势起到明显作用,而长期趋势更多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回升和企业盈利的改善。目前来看,这方面也有积极的变化,近期披露的各项指标,包括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回暖,而消费价格指数(CPI)基本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零售总额、工业企业利润等指标都在好转。

此外,美联储近期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措施,主要是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释放流动性。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有所不同,近期更多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注入资金,以前采用的准备金率调整逐步淡出,这主要是受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起伏影响,央行货币调控方式有所转变。

中美两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更多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由于方式的差异,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美国债券市场受美联储买债的影响近年持续上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至1.5%左右;而中国央行释放流动性的措施并不是直接针对债券市场,因此债券上涨主要是市场资金利率下降带来的结果。从投资的角度讲,中国债券市场仍处于上涨周期,我们在投资组合中保持适当比例配置;另一方面,相对于美国股市持续攀升,中国股市短期虽然上涨但仍处于低位,我们亦可以考虑逐步增加股票配置。预计随着经济逐步回暖,股市也会走出低迷,合理配置的资产组合可望获得比单纯投资债券更高的收益。投资者不妨选择一些看好的公司,在较低的价格上“冬播”,等待股市的“春天”到来。(本文发表于2012年12月16日《文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