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人宜早作养老投资规划

(2012-06-25 08:13:41)
标签:

养老

财经

分类: 股市杂谈

个人宜早作养老投资规划

张崎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的是某记者采访一位群众对神州九号发射有何看法,群众表示,“看来要解决养老、医疗、住房问题比登天还难啊”。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也反映出老百姓对切身利益问题的关心程度在不断提升。近期人社部表示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今年下半年将启动这方面的调研工作,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网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投票者反对延迟退休年龄。人社部方面很快顺从民意作出反馈,表示“我国目前既面临着老龄化加快的挑战,又面临着就业压力巨大的挑战,延迟退休政策要非常慎重,不会在近期立刻实施。”

针对部分专家提出的“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的说法,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表示质疑,因为根据目前的社保结余、每年的收支情况,并没有这么高的缺口。公开数据是由于历史积欠,截至2010年底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达1.76万亿元。目前单位和个人的养老金长期空转,尤其是单位为个人缴纳的20%统筹部分在为历史欠账埋单。一些地方靠财政补贴来堵漏,但基本只能做到收支相抵,未来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进程的发展,窟窿会进一步加大。

对此,在政府层面应该未雨绸缪,考虑为更多的就业人群办理养老保险来扩大缴交资金来源,同时政府部门持有的大量国有资产都是由全体人民创造的,未来应该将相当比例直接充实社保基金。

目前西方国家除了强制性质的社保外,还有企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计划等多种保障措施,此外还把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提取数额挂钩,如果提前退休就少拿养老金,有些国家则规定如果个人账户提前支取需要缴交额外的所得税,因为这部分资金在投入个人账户时是免税的。类似的做法已经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试点,一些省市经营绩效较好的企业已经推出了企业年金计划,上海也将研究递延缴交所得税的养老金投资试点。

另一方面,养老也不能全靠政府,个人也应该考虑通过合理的投资规划来应对退休以后的生活。投资不仅仅是买卖股票,银行储蓄、债券、基金都是不同的投资标的,还可以投资房产、黄金、收藏品等实物资产。从过去十年的数据看,投资实物资产获得的年均收益超过15%,而投资股票、基金的收益寥寥无几,甚至出现“指数十年涨幅为零”的尴尬局面。对此,笔者认为投资者不宜悲观失望,目前市场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在宏观经济探底信号出现后股市很可能会有不错的表现,可以考虑逢低买入基本面看好的蓝筹股并耐心持有,忽略短期波动。(本文发表于2012年6月24日《文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