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股东增持能否缓解股市旱情有待观察

(2011-05-30 08:29:10)
标签:

旱情

财经

分类: 股市杂谈

大股东增持能否缓解股市旱情有待观察

张崎

由于长江流域降雨较往年明显偏少、上游来水不足,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旱情,很多湖泊面积缩小甚至完全干涸,田地开裂,禾苗枯死。除气候异常外,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存在河道湖泊非法挖沙,水位下降,沿湖沿江地区取水困难。另外各地水利设施老化,难以满足抗旱需求,一些上游电站拦蓄河水发电也制约了抗旱。

股市的情况与这次旱情相似,A股市场好比一个大水库,水面随着管理层的宏观调控而变化,有时候蓄水,有时候泄洪。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类似上游来水减少,但下游用水需求却明显增加。上市公司信贷偏紧,纷纷推出融资方案,无论是增发股票还是发行债券,都会使场内资金流出。而大量公司高价IPO,也吸走了股市资金。去年有300多家公司发行上市,今年前5个月又有130多家公司发行新股,募集资金以千亿计。

企业融资导致股市资金流入上市公司,至少还是用于经营,如果募集资金投入项目有所产出,则会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并最终回报投资者,而“大小非”的减持行为纯粹是从股市套现,同时又增加了市场的自由流通筹码,从而导致场内资金无法承接,股价只有在源源不断的抛压下持续下挫,对投资者的信心也构成沉重打击。

近期股市持续走低,上证综指4月中旬以来下挫逾300点,令广大股民损失惨重、信心大失,但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小散”们怨声载道之际,“大鳄”们却在悄悄增持,给股市提供“水源”。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增持股份,国外经常发生,国内比较少见,我们通常更多看到的是“大小非”(以持股是否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来区分原限售股股东)减持公告。据统计,2007年以来每个月都有少则数亿股多则十数亿股的原限售股解禁后在市场中抛售,成为除上市公司融资外导致股市“失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A股市场大股东增持行为以前比较集中地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在股权分置改革进程中,第二次是在2008年末,第三次是去年56月间。三次增持的共同点都是股市极度低迷、上市公司的股价被严重低估,大股东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

大股东增持是其对公司价值颇具信心的一种宣示,也表明大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直接结果是改变了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尤其在市场恐慌的状况下增持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很多股票在消息公布当天就止跌回升,表明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有所缓解。

当然,大股东增持只是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能否缓解股市“旱情”还有待观察。目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整体市盈率不到15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市场两极分化,创业板、中小板股票虽然跌幅较大,但整体估值依然偏高,主板部分股票也有泡沫。投资者仍需要仔细选择,弃芜存菁。(本文发表于2011年5月29日《文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