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中的知道与不知道

(2010-11-29 08:46:49)
标签:

知道

财经

分类: 股市杂谈

股市中的知道与不知道

作为一名入行十多年的证券从业人员,笔者经历了市场的多次波澜起伏,看惯了投资者的人生百态,对于他们的喜怒哀怨也多有感触。回顾自己十多年的经历,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刚入行那几年,属于“知道自己不知道”阶段。刚跨出校门的年轻人,进入工作岗位大多都是兢兢业业、勤学好问。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很多知识都要靠前辈言传身教;而证券业又是一个变化相当迅速的行业,发行制度、交易规则、研究方法,一直都在变化,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再学习,才能跟得上市场的节奏。

过了几年,我对证券市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顺利地通过了证券投资分析考试,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接着各种各样的咨询业务、股评活动也接踵而至,大量的时间被撰写市场分析评论,接受媒体专访和参加各种电视广播节目所占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似乎指数的波动了然于胸,股价的涨跌完全在握。

这个阶段可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当时的很多评论以目前的眼光来看,是非常稚嫩甚至可笑的,而市场和股价的走势也与自己的判断多有差距。当你以为自己懂了很多的时候,其实不懂的东西更多,很多观念似是而非,而证券市场依然在不断的变化中继续发展着。

过了三十岁,不再年少轻狂,而持续数年的熊市也让我有了更多时间的思索。投资的本元是什么?为什么多数投资者会亏损?为什么一买就跌一卖就涨?为什么投资要持之以恒?这些都是关于投资的基本常识,但很多投资人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而为什么中国股市重融资轻资源配置、上市公司重索取轻回报?为什么投资既要关注群体心理又要适时逆向思维?如何识破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技术分析真的都是无效的吗?为什么要进行资产组合管理和仓位控制?这些关于投资方法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答案。

互联网的普及让各种知识以海量和光速传播,很多新的分析方法、投资理念被引入进来,股市的规模有了极大的扩展,投资者的队伍也急剧膨胀。这个阶段我看了不少海外投资大师的经典著作,并对自己的投资观和人生观有了些阶段性的总结,我感觉自己进入“知道自己知道”的路途中。

前几年逐渐淡出股评的圈子,也早已不再迷恋于些许虚名,只是偶尔参加一些媒体的活动,见到当年叱咤股评界的一些熟悉的面孔,有时候又感觉无比陌生。也许,我们更多应该的不仅仅满足于解答投资者的疑问,而是引导投资者如何“知道”——“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