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绿鞋财经 |
分类: 股市杂谈 |
“绿鞋”对股价的影响是短暂的
张 崎
7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A股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次日农行H股登陆港交所,至此,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已经全部在沪港两地上市。
农行上市之际,内地股市已持续阴跌半年,分析人士对市场能否承接这个“巨无霸”颇有疑虑。但从首日上市情况看,农行股价表现平稳,全天始终保持在发行价上方波动,最终收于2.7元。分析师认为,农行首日的平稳表现,与发行人引入的“绿鞋”机制不无关系。
“绿鞋”又称为超额配售选择权,是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授权的主承销商按同一发行价格向投资者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绿鞋”一词,是美国波士顿绿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时率先使用而得名。它的机理是如果上市后股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用事先认购超额发售投资者的资金,按不高于发行价的价格从二级市场买入,然后分配给提出超额认购申请的投资者;如果上市后的价格高于发行价,主承销商就要求发行人增发15%的股票,分配给事先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
在西方,“绿鞋”机制主要在市场气氛不佳、对发行结果不乐观或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发行上市后股价下跌至发行价以下,增强参与一级市场认购的投资者的信心,实现新股股价由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
中国证监会2006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后发行的工行、中行A股都行使过“绿鞋”机制。
从过往的情况看,“绿鞋”机制有助于在股份上市后一定期间内(通常是30天)对股票价格起到维护稳定作用,抑制一级市场投机气氛,减少二级市场股价波动,主承销商的承销风险也会有所降低。此外,如果上市后股价高于发行价格,“绿鞋”充分行使,上市公司将获得更多的筹资量。
具体到农行来说,联席主承销商中金公司被赋予“绿鞋”权利,可以按发行价2.68元向投资者超额配售不超过IPO规模15%(约33.35亿股)的A股;中金公司也可以按不高于2.68元的价格在市场上买入农行,交付给投资者,直至超配资金用尽,这也是农行不“破发”的重要保障。
当然,“绿鞋”对股价的影响是短暂的,而上市公司良好的业绩和投资回报才是对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支持,对股价的影响也是长期的。(本文发表于2010年7月18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