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为生存而活;蜂族,为生活而活
(2012-05-18 15:22:09)
标签:
珠穆朗玛微软雅黑梦想人口结构劳动力市场蜂族it |
分类: 羊屎蛋--我的观点 |
几日前于搜狐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从蜂巢走出的蜂族》,感受颇深,于是想顺着这个事情,聊一聊听来很新鲜的概念——“蜂族”。
别当蚁族,当蜂族
相比蜂族一词的熟知度,我们脑海里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曾经被媒体热炒以致耳熟能详的蚁族。蚁族概念之所以为人所关注,在于它背后一系列灰暗的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多数高校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而由于房价高、通货膨胀等因素,大学生低收入群体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面临就业困境。一部分大学生沦为与农民工、下岗职工一样的生存困境,“蚁族”因而产生。
虽然“蚁族”的出现刺痛了社会,但蚁族并非宿命,社会问题永远存在,迷茫彷徨也不是全体年轻人的选择,不可否认的是,“蚁族”在中国毕竟属于少数。
城市的天空不相信眼泪,有这样一群人,随着社会与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华丽诞生,一个以“蜂族”自居的群体正在发生蜕变,逐渐成为城市与梦想的活力因子。大部分年轻人在拼搏中逐渐找到自己,他们希望站得更高,希望能抬头就看到他们的未来之路。尽管由于一部分人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也许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很快的达到既定目标,但他们的确非常清晰的认识到,目前他们正在做的事就是未来成就目标或梦想的必经之路。他们明白抵达成功彼岸必须要付出的汗水,而把握机会加上自身的不断努力,有机会能够甚至已经成为各企业乃至社会上的佼佼者。
《从蜂巢走出的蜂族》一文,正是通过讲述一支年轻的设计师团队,编者将他们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面立体地呈现出来,从而让读者更能直观了解到做为“蜂族“的他们,是如何努力而执着的奔赴在梦想实现之路。
我在这里引用部分原文,也藉此希望更多朋友能感染到这股来自蜂族的乐观向上的精神气息。
“2012年,有这样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蜂族相对蚁族,差别也许就在飞翔的那一刻。
许多人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安排好的,而随着进入高校,接触到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他们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制定目标。进入社会后,他们又逐渐承担着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压力。唯有目标明确,才能杀出一条路来。一个有目标并为之努力的人,势必会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价值的人,这便是“蜂族“的内心独白。“蜂族“不仅是一个人群的代称,也是一个工作、生活态度的代称。对于现代人而言,工作不只是简单地为了解决基本层次的生活需求,人们更希望通过工作或事业的发展来达到自我价值的肯定。一项工作不仅仅是花上几个小时来赚得一份薪水,而是你得以将自己的天赋贡献给世人的最伟大的礼物。
选择了悲观,就等于放弃了飞翔的权利;而选择务实进取的心态,人生就更多一份胜算。希望我所表达的内容,以及这些思考,能够使正在面临选择的年轻人们有所触动或者产生某种激荡。期望有更多年轻人,选择加入蜂族,在有清晰目标的同时能够不浮夸不虚荣不盲从的坚持自己的梦想并担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