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伯苏醒来过,问他半边脸的事,他全然不知。村医对我说,大伯刚才是因为受了惊吓,现在脉相已趋平稳,可以把他背回家了。
大伯有四儿一女,都成家立业,大伯和大娘自己过。虽然事发突然,我的堂哥堂姐听说后都火急火燎赶到卫生室。听到医生发话,孝胜大哥背起大伯就往外走。此时,天突然暗了下来,我们都以为要下雨,但一会儿功夫,天暗得竟然看得见星星!正惊讶间,杨连起从村东一瘸一拐地跑过来:“快去看吧,一架飞机落在了马五冢子上!”
我们村名叫山前,山后是九龙山,环抱着我们村。马五冢子在村东,是一个高坡,也是九龙山的余脉,传说古代一个名叫马五的将军战死后埋在了这里。我从小就知道这个坡叫马五冢子,但它是不是马五的大墓,村里没人知道。村里人只知道这个地方很“妖”!
我们那里“妖”不读妖,读“要”,哪个地方经常闹鬼,我们那里的人就说,“那个地方很妖!”马五冢子是我村最妖的地方,这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还从来没有听说有飞机在这里降落过。凭我对飞机的了解,马五冢子不可能降落飞机,连直升机都难以降落,因为马五冢子是一个很陡的坡,十平米的平地儿都找不出,只在马五冢子最高处有一块大石头,基本上呈长方形,倒是很平整,但也不可能起降飞机,哪怕是直升机。
过去,村民在大石头附近干活干累了,便向石头上一躺,苇笠往脸上一遮,美美地睡上一觉。十几年前,有一村民躺在石头上睡过了头,太阳下山了还没有醒来,家人前去看个究竟。可不得了,石头上只剩下一具干尸,正是那位村民!
这事蹊跷得很--就算那天太阳很毒,但在石头上晒几个小时,也不致于被晒成干尸!但千真万确。家人将干尸从石头抬下,发现石头上有血,已干,并渗进石头里。正准备将干尸收回家,那村民的家人猛然听到“花花”一声叫--一只黄仙从身边溜走。我们那里叫黄鼠狼不叫黄鼠狼,叫黄仙。
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睡那块大石头,晚上也没人敢走马五冢子了。
我边走边想,不觉到了村东头。村东头是东湾--我们那里把池塘都叫湾。东湾再向东,就是马五冢子。村头已经聚了好多人,冲着马五冢子指指点点。透过人群缝隙,我往东瞧去,马五冢子的那块大石头上果然停着一明亮物体,但哪是什么飞机啊,分明是飞碟!!
每次只要一想发生在我村的飞碟迷案,我的脑袋就痛得厉害。医生说,我的大脑遭受过强辐射。现在头又开始痛了,先打住吧,咱换个话题,不说飞碟,说一说空间站的事儿。
我国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交尾,大家都很兴奋,但这只是我国探索太空迈出的其中一步,以后的路更长,更伟大,更艰巨,即使仅完成超越美国这一重任,便有许多工作要做。
在太空探索领域,美国宇航局取得了空前成就,其中一个标志性成就就是参与建造国际空间站。空间站耗资1000亿美元,由16个国家参与建造,旨在加深我们对宇宙的了解。这个轨道实验室是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来不断思索探求和技术革新的产物。2010年11月2日,空间站迎来10岁生日。截至此时,空间站的飞行距离已超过15亿英里(约合24亿公里),相当于环绕太阳8周。到2011年8月,针对空间站的太空发射次数达到135次。1998年11月20日,“曙光”号抵达空间站,成为第一个进驻空间站的太空舱。
组装空间站期间,宇航员共进行了160多次太空行走,用时超过1015个小时。经过10多年的建造,空间站于2011年初安装最后一个组件,完成建造。包括巨大太阳能电池板在内的空间站面积相当于一个美国橄榄球场,重量达到861804磅(约合390吨)。这个太空设施的房间数量超过一座普通的5卧室住宅,建有2个浴室、1个健身房以及1个360度凸窗。
在人类连续在太空居住11周年之际,我们不妨回首过去,盘点一下美国宇航局那些最终只停留在图纸而未能成为现实的空间站设计吧。

1.这是已知最早的空间站设计,诞生于1869年,出自美国作家爱德华-埃弗雷特之手。他将其称之为一个环绕地球的“砖月”,用于帮助帆船导航。

2.奥地利工程师赫尔曼-波托奇尼克于1929年设计的空间站。这个空间站由三部分构成,包括一个居住区、机房以及观测室,由长长的缆绳相连。

3.一幅空间站剖面图,出现在美国宇航局1959年的《新疆界》上。这个空间站在设计上可容纳50人,充当一个实验室,用于研究长时间太空飞行对宇航员造成的影响

4.美国空军的载人轨道实验室,1960年设计,用于评估太空军事行动。在成本超过30亿美元之后,这项计划于1969年叫停

5. 1960年设计的概念空间站,由3个太空舱构成,出自“阿波罗”计划,用于宇航员往返于地球与轨道之间。

6.
1968年影片《2001太空漫游》中出现的空间站,立基于沃纳-冯-布劳恩的设计。他是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首任主管。

7.1969年提出的空间站设计,出自“阿波罗”计划,通过环绕中心轴旋转产生人造重力,以模拟与地球类似的环境。

8.美国宇航局设计的空间站,具体设计时间不明。由于体积巨大,这个空间站只能在太空组装。它主要由两个太空舱构成,形成一个四甲板太空设施。

9.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1984年设计的空间站。这是一个类似金字塔的结构,上面覆盖太阳能电池板,可产生大约120千瓦电量。V形梁内是5个房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