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助的老外》,摄于王府井
最近,虚假的,兑了水后又加了苏丹红和三聚氰胺的爱国热情高涨,把我涨得需要吃大把大把的消食片。我发现一个很中国的现象:表现上,我们恨不得把咱们家东边那个小家一铁锹给铲平了,实际上,人家的排泄物还冒着热气呢,咱就已经抢过来,奉为珍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字随便拿几个拆了,就够他们用了,怎么我们的青少年那么喜欢人家的那些破玩意呢?
最近俺在网上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发现他们说起话来,一会儿“控”,一会儿“萌”,就差“拐骗”了。
起初我以为他们说的是“坑蒙”的错别字呢,上网查了查才明白,敢情是外来词,来自日语。
比如这个“萌”,在日语里可以当动词用,有“喜欢”、“欣赏”的意思。当你看到一件让你感到可爱到不行的人、事、物时,就可以用此字来形容,“你太萌了”。但据说主要用在女孩身上。
“控”,同样来自于日语“kon”。代表“强烈的嗜好”或“喜爱”的意思。喜欢帅哥的叫“帅哥控”,喜欢钱的就叫“RMB控”,喜欢日本人的就叫“日人控”。
还有几个词,最近火爆的程度也超过了反日情绪。
比如,“洛莉(LOLI,萝莉)”,指的是小女生,年龄约为12岁以下的少女,或者外貌像小孩的女生。
“幼齿”,有“小”的意思,年龄、身体未发育或刚发育。
“正太控”,又名“正太癖”,全名为“正太情意结”,有“迷恋小男生”的意思。
为了显摆你会几句英语,时不时地蹦出个“sorry”“OK”,也就罢了,丢了“孔孟”,捡来“控萌”,做这种拾东洋人牙慧的事儿却是为何?难道我们中国的文字表达不出“喜爱”的意思,非得“控”日本不可?
没出息!
就算是为了那个小岛,咱暂时先不“控”,先不“幼齿”,中不?爱国从爱我们的文字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