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返回舱降落过程

站在机械臂上的美国宇航员
我国的神舟七号飞船将在今天升空,这次航天任务的重中之重是航天员要太空行走。太空行走,又叫舱外活动。因为舱外活动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风险很大。第一个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风险是与太空碎片相撞。在地面以上300公里的轨道以每秒7.7公里的速度飞行,同时还要一丝不拘地完成舱外活动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每一项航天任务都会产生更多的太空碎片,因此舱外活动的宇航员与太空碎片相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舱外活动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危险的是,虽然宇航员都要在水下实验室里的仪器中进行舱外活动仿真模拟训练,但跟真实的太空环境还是不完全一样。因为风险极大,舱外活动中存在的大量风险会给宇航员造成很大压力,所以太空行并未列入例行性任务,只有发现问题或偶尔执行操作任务时,才会进行太空行走,这也是各国在发展航天项目时,首先完成载人航天,然后才考虑太空行走的一个重要原因。
太空行走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还有:太空行走宇航员与太空飞行器分离,太空服破损,这种情况可导致太空服减压,此时如果宇航员没有及时进入增压太空舱,将会导致因缺氧而迅速死亡。
过去曾有一名宇航员遇到太空服出现小洞的情况。在STS-37任务期间,一根小棍戳穿了一名宇航员的手套,这名宇航员的名字并未公开,但是他不是杰瑞·罗斯就是杰伊·艾普特,因为当时执行太空行走任务的就是他们两个人。然而,这个小棍戳穿手套后被卡在原处,因此太空服并没有明显减压。事实上,直到这名宇航员安全回到“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里面,才注意到手套被扎了一个小孔。
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诺夫的舱外活动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太空行走期间,列昂诺夫的太空服因为过度膨胀,导致他无法重新进入“黎明二号”飞船内,而且衣服还封死了飞船密封舱的门。由于他呼吸的是纯氧,所以他可以将太空服内的压力减小到4磅/平方英寸(28千帕)以下,从而顺利爬进了飞船。
幸运的是,迄今为止,人类太空行走期间并没有发生过灾难性的事故,也没有宇航员丧生。然而,考虑到舱外活动固有的风险和它给宇航员造成的风险,现在一些科学家正在为外部施工工作遥控机器人,尽可能减少人类进行舱外活动的需要。(杨孝文)
推荐:联合国大会十大经典瞬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