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必读:管教孩子失当的十个征兆

(2007-11-22 22:55:08)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育儿/亲子

亲子关系

    孩子是一棵树,任其自由发展,是很难成才的。可是,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们总是替他们做好一切,甚至规划好他们的未来,可谓望子成龙心切,然而,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管教经过“过火”。儿童成长专家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解释。

    美国医学博士刘易斯·张认为,作为这个新千年的父母,你会将感情投入在孩子身上,关心他们并决心要帮助他们走向成功。但有些时候,你的管教反而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

    临床心理学博士马克·尼米罗夫表示:“过分的管制不利于儿童正常的成长。那样会夺走孩子们对生活的体验,妨碍孩子们学习如何做人和做事。作为父母,其部分责任不是替孩子作一切事情,而是要帮助他慢慢学会独立处事。”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劳德达尔任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的盖尔·泰纳也表示赞同,他说:“孩子们需要自己去亲身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果父母们不让他们经历这些,孩子们就无法学到技能。”那么,父母如何知道自己管教孩子过分了呢?专家们发现了以下十大征兆:

 

1 你时常在游戏时间干扰孩子

 

    尼米罗夫表示:“一种过分管制的迹象就是,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刚出现第一次冲突的迹象时,父母便马上横加干涉。这样做的危害是,孩子没有学会独立处理可能发生的矛盾。”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小儿科教授本杰明·西格尔博士表示,只要安全有保障,父母们在干涉之前应该考虑清楚。他说:“如果孩子可能会受伤,那么你必须介入,但通常他们能自己应付。”如果确实必须介入的话,你最好充当仲裁人的角色,而不是为孩子们提出解决方法。

 

2 你老是关心孩子该吃什么

 

    许多父母过度关心孩子们的饮食,尼米罗夫说:“如果孩子确实食欲不振,日渐消瘦,你应该去咨询儿科医师。但如果获取了足够蛋白质的孩子挑食的话,你就不必担心他该吃什么了。”养育指南《发号施令》一书的作者,临床心理学家鲁思·彼得斯博士认为,关于食物的争论可能带来一种不健康的权力争斗。他警告父母们,不要在饭桌上变成“控制狂”。如果孩子想要昨晚的比萨饼作早餐,绝对可以。如果孩子不愿尝试新的食物,那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

 

3 你经常与孩子在该穿什么衣服的问题上发生争执

 

    彼得斯表示,在争论孩子该穿什么之前,父母应该考虑一下什么才是重要的。她说:“重要的是安全,价格和适合学生的身份。几乎任何衣服都达不到这些,你就不要过于苛求了。”她还建议,父母应该让孩子们的穿着适合学生的身份,即使你认为很难看。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考虑,而不要总是从自己的观点来看问题。

 

4 你经常干涉孩子该如何做家庭作业

 

    尼米罗夫表示,处处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也许适合某些没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但不适合一般的学生。对有学习能力的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来说,父母就应不再干涉孩子的家庭作业,除非孩子说:‘能帮我看一下这个问题吗?’一旦给孩子讲明白了,你就退出来。”父母如果给孩子的家庭作业提供过多的帮助,就会让孩子们丧失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小学三年级教师泰纳,回忆起一个聪明伶俐的学生,却总是对自己能做好事情的能力没有信心。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原因。身为医生的母亲认为他做的不对,便总是为他计划好一切。当然他也乐意让妈妈那样做。泰纳强调说,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是好的,但如果有不止一位老师暗示你可能过多地帮助孩子,那你就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5 你与孩子的老师争论考试分数

 

    儿科医师西格尔说:“分数是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事情。”父母应该关心的是孩子们学会了什么,并表扬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但不要试图充当老师的角色。”泰纳表示,每当孩子拿着不是A的成绩单回家时,父母的介入会引发几个问题:

    * 孩子会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自己每次都要得到A。

    * 孩子永远没有自己的主见。

    * 孩子会相信,父母永远会帮他们改正错误。

    泰纳表示:“与得A的目标相比,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能力的、有思想的成人才是重要的。孩子们需要被允许犯错,并从中吸取教训。他们也需要通过艰苦任务的考验,学会坚持和毅力。”

 

6 与孩子的教练就如何比赛的问题发生争执

 

    尼米罗夫说:“参加孩子们的足球比赛很重要。每场比赛结束后,你要表示自己为他们感到骄傲。你要鼓励他,但不要在意比赛中的细节。他表示,如果你要去问教练:‘我的孩子参加了多少场比赛,上场多长时间呢?’的话,你已经越界了----管得太多了。

 

7 孩子上学去了,你频繁地给孩子打电话

 

    所有的专家一致认为,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在学校的孩子很不好。尼米罗夫说:“父母没有必要干涉孩子白天在学校的一言一行。”西格尔说:“这种不好的习惯尤其会干扰青少年。这样做不利于孩子们探索自主能力。”如果你需要在白天和孩子通话的话,要先和他们预定好时间,最好是能在放学后再跟孩子说。

 

8 你要求孩子详细汇报白天的情况

 

    尼米罗夫表示,向孩子询问其白天的情况和“成为地方检查官”是不一样的。除非你怀疑他们吸毒或者出了其他严重问题,否则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向你汇报白天的详细情况。

 

9 你暗中跟踪、监视孩子

 

    监视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从无确定理由地偷看孩子的博客到搜查孩子的卧室。尼米罗夫警告说:“除非你怀疑孩子染上了毒品,否则搜查孩子的卧室是一种卑劣手段。如果你只是觉得卧室脏乱的话,请关上门。那没有多重要。” 尼米罗夫表示,有一种你不用监视的方法,就是查看孩子所在的日托中心的网上直播系统。现有已经有幼儿园和小学提供这种服务,只要上网,你就可能知道孩子的情况,这不算管教过分。这种在远处照看孩子的方法不会妨碍孩子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

 

10 孩子刚几岁,你就给孩子选好了大学

 

    尼米罗夫表示,他知道有很多父母会根据自己希望孩子15年后进入的大学来选择幼儿园。但他说:“你怎么可能知道孩子将来适合哪儿,他们具备上哪种大学的个性?”他建议父母们要把精力集中在现在,选择一个当前适合小孩的幼儿园。西格尔表示,“热切希望孩子们出类拔萃,得到理想分数,考上好大学”的父母们可能会将办公室的氛围带回家。他表示,培养子女的目的不是把他们变成“面向大学市场销售的商品”,而是要让他们成为有判断力的、富于创新的、自信的人。

    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对孩子管教过火的话,彼得斯表示,你应该改掉那些习惯,就“像改掉其它坏习惯一样----一点一点地来”。不要再管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例如,让孩子自己决定每天早上是否要整理床铺。她说:“如果你不再管一些小事,孩子反而会更加看重这些事情,这才是你想要的结果。”

    如果你想要时刻管制孩子的话,泰纳建议,父母们不妨分析一下想要这样做的动机。这样做会有助于孩子变得更独立,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父母们或许需要退出这种角色,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杨孝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