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视觉/图片人民公摄十年奶奶个人影展向左倾斜15度生日派对摄影 |
分类: 第三只眼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内心一直有些不安,一直在问自己:你有啥资格开这个影展?然后摇摇头。
看过的所有影展,都带着自己的思想、内涵和主题。
而我什么都没有。好比我的物质生活。
只是仓促间觉得:原来我就这么已经30岁了。于是手忙脚乱地从那么那么多的照片里,挑出一些我觉得还能看的,凑成一堆,然后安上一个名字,叫做“向左倾斜15度”。
这个名字不是主题,只是我拿相机的一个习惯而已。
在那张海报出炉之后,很多人都在猜测,我那玩意是往左边歪的,而且角度刚刚好15度。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某人上厕所,一定得占俩坑。站在右边这坑,但是尿却是飚到了左边的那坑里的,角度刚刚好。
“你的海报在我们部门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一个同事说:“大部分人猜测,你没那么巨大。”她指着比萨斜塔说:“你哪有埃菲尔铁塔那么大啊?”
我楞楞地看着她,想,这姐们不是刚去过法国吗……难道被导游骗到意大利了?
我又摇摇头。
我越来越喜欢摇头了。
一眨眼,玩摄影已经有四年时间了。
在第一年里,我拼命地按快门,足足把我那台300D按了8万多次。
一度,那台银色的小三子,是色影无忌最出名的一台小三,因为这8万次。
留下了无数的废片。
虽然我还没领悟到怎么拍到好照片,但是我至少知道了八万个拍不出好照片的方法,于是我尽量去避免。
第二年,热中于各类外拍活动,结识了数量众多的美女模特,拍了无数的糖水照片。酷爱在阴暗的环境里用极高的ISO捕捉那些光线些微的变化。
第三年,行走于大街小巷,开始试图挖掘生活的意义。
第四年……第四年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三维图形,各种各样的灯光围绕在这些图形的周围,让我时常彻夜难免。
第四年,我经常半个月也不按一次快门。我渐渐发现,我甚至已经找不到人来当我的模特。
四年的风风雨雨,摄影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甚至给我带来了生活的意义。
而就在这个周日,我即将迎来30大寿的这个日子里,男人,做虚不做实嘛。在我向着四张、迈着并不那么坚定的脚步前进的日子里,我想感谢一个人,一个叫做摄影的人,因为他一直在默默地激励着我,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些事是可以不计较得失去追求的。
当然了,有的人认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女人”。
但是我也要表示一下对这个叫做摄影的人的愤慨,我把我几乎所有的钱都花在了他身上,也正是他,让我一无所有,成为了一个都是里的三无产品。
痛,并快乐着。
奶乙己(一)
玩摄影的格局,是和别样玩法不同的。都是手里端一个相机,相机里装了些电池、胶卷、记忆卡,可以随时拍摄。摄影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几百块钱,买个海鸥相机——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一个小DC都要涨到上千块了——随便揣在兜里,到处拍了看着玩。倘若肯多花点钱,便能SONY的H1,或者CANON的PRO 1,提高点画面质量。如果出到几千块,那便能买个数码单反了,但这些玩的人,多是打工族,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发烧的,才能买个CANON的大兔子,或者上个飞思的后背,没事慢慢按快门。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人民公摄里当摄影助理。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伺候不了要拍时尚大片的,就在外面做点事八。外面那些拍婚纱的,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看着原片挑选,看拍满一百张没,又亲自看着你做后期,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下,换头、磨皮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给小姑娘拍写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