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舆论本土化研究的新视野

(2022-03-27 17:56:31)
标签:

传播学

文化

教育

舆论本土化研究的新视野

——评《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吕路清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邵培仁老师在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一书中站在宏观的视角上“舆论”放置于中国和谐社会中就舆论的概念舆论与新闻媒介大众媒介的互动关系等进行了阐述由此引出了当代舆论研究的历史现实与趋势

如果说前两章的内容是背景引入的话那么之后的内容则是本书区别于其他相关舆论著作的重点暂且我把它当作本书的主体部分——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俯看及畅想了“舆论”在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以及未来的特点相关研究的舆论

与此同时作者就当代网络舆论社会的现状直言不讳指出危机传播流言媒介恐慌恐怖行为以及一些隐形障碍最后提出要加大舆情监测与控制的解决措施与方法

全书不仅考虑到了中国西方全世界的空间结构也顾及到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未来的时间轴线纵向横向的论述使得结构完整语言通俗易懂其论述的技巧与方法以及思维框架建构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

“舆论”一词并不是21世界提出的新概念但似乎我接触的内容研究更多是站在新媒体社会的当下探讨的也多为其对公共舆论引导产生的不利影响罢了看过本书之后不禁感叹自身视野的狭窄

本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内容则是关于中国古代近代的一些舆论传播形态与思想观念促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舆谔”民瘼天意政治等相关概念而且明白了“舆论”在中国社会中的逐步发展脉络与框架

其实在当下中国大多数传播研究中大家似乎更多都认可西方那一套理论知识体系不经意间落入了“西方中心主义”或“过度西方化”的怪圈殊不知我们中国也有植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风草论”面子传播理论

我最近受到本书的启发关注了一些华夏传播研究的相关的内容我认为“舆论”作为大众公开言论意见的集合在社会中有时候会形成一股力量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黄星民老师曾提出“风草论”的理论概念——我们一边感受到了自上而下的君子德化育小人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力量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风草论不同于西方社会的“魔弹论”思想不仅仅是因为前者提到的润物细无声还强调“小人”拥有谏言的权力。

在我看来舆论其实就是“小人”公开意见的集合有着自下而上的传播效果而大众媒介的出现则成为了意见公开的“自由”市场或许我们可以从邵培仁老师的这本书中寻找到对舆论本土化研究的新视野也可以对中国本土理论进行论证与思考。

注:邵培仁等著:《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